范冰冰为什么要起哄?
有人说这是因为是韩寒帅,方舟子可岑。这纯粹是一种瞎猜。我看了Youtube上两段范冰冰与韩寒有关的视频,恍然一大明白:原来范冰冰有很深的韩寒情结。
我最近在写一本书《中国人的逻辑》,探讨中国人特有的思维习惯。人们要判断一件事情的是非,主要依据三个因素:情感、理性和经验。我们中国人是情感第一,情感压倒一切。像易中天这么有理性的人,这么有经验的人,为什么看不出韩寒的问题呢?啊,原来他与韩寒的交谊很深,请韩寒到厦门大学讲过学,韩寒也到易中天文集发布会上捧过场。易中天挺韩寒也仅仅是写两篇文章而已,没有经济投资。然而范冰冰则是“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出手就是两千万。
那么范冰冰为什么会这么冲动呢?她这种非理性的情感来自何方?
在2011年1月17日上传的一个视频中,范冰冰参加《新少林寺》的造势活动,有记者问道:“听说你下一步将参加韩寒的《他的国》改编的电影,计划请韩寒做男主角,你是怎么看的。”范冰冰如是回答: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一个,
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一个特别的一个青年作家,
然后他的文字都很犀利。然后很像, 就很是八〇后的风格, 对, 然后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作家,
至于期待演出,
我觉得这是因为不知道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呈现
,
所以我也不知道。
这段话很缠绵。范冰冰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韩寒是伯仲之间,可以理解他们之间那种惺惺惜惺惺的情感。
另一段视频是在《观音山》造势会上范冰冰与韩寒的互动。先是韩寒大赞范冰冰的歌唱得好(歌词是韩寒写的),范冰冰说:“第一次看到韩寒作的词时就感动得落泪。”接着有人问韩寒,你的《长安乱》改编成电影时,会不会请范冰冰主演?韩寒说,可能开价太高,请不起。下面是范冰冰的回答:
我们不需要用数字去衡量的,那种缘分。我觉得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那种很要好,然后很贴心的朋友,所以片酬不是问题。
范冰冰清楚地表明,她不仅可以不计片酬参加韩寒的电影,而且还会为韩寒两肋插刀,因为她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缘分”。
范冰冰与韩寒的互动达到高潮,是在有人问范冰冰:“现在演文艺片的著名演员只有周迅和范冰冰,有‘南周北范’之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此时,范冰冰含情脉脉、娇态可掬地望着韩寒说:“你帮我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韩寒每次回答问题都特别绝。我觉得我上次回答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好。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说?”
韩寒思考了一阵字,说出一句:“‘南周北范’,我觉得是这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南方周末》应该成为北方报业的典范。”
在场的人热烈鼓掌,后来媒体都称赞韩寒的机智,而实际上这句话不仅不着边际,还有暗讽周迅的演绎比范冰冰的好之意(当然韩寒主观上没这个意思)。我发现有个规律,凡是别人让韩寒对某事发表意见的时候,韩寒总是找不着调。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范冰冰的“壮举”就是为了“那种缘分”。这个社会为私情两肋插刀的人太多太多,然而为社会、为国家、为下一代有担待的人太少太少。方舟子就是这“太少”中的一个,只可惜方舟子拿不出两千万来砸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