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果---坚果之王(1)

标签:
鲍鱼果坚果之王沙漠果 |
分类: 坚果大王 |
鲍鱼果
http://s4/mw690/63adaa91gd994765ad273&690
鲍鱼果是一种干果,因其食用部分(种子)形似鲍鱼,因而得名。事实上它并非果实, 而是玉蕊科植物Brazil nut(巴西栗/巴西坚果/巴西果)的种子。
它有一般坚果的重要特性,比如外皮坚硬、果仁特别香脆等,味道清香浓郁,松脆香酥,长期食用可以健脑、益脑, 防止大脑衰老。
鲍鱼果有“坚果之王”的美誉,营养丰富,果仁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非常丰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最重要的是,鲍鱼果中的镁、硒含量远高于一般食品。鲍鱼果富含优质油脂,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弱、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鲍鱼果果皮坚硬,且自然开口的不多,吃的时候最好借助砸核桃的小榔头或山核桃钳子。)
关于“鲍鱼果”的来源,经查有三种说法:
一、鲍鱼果即巴西栗的种子(不是果实,因而称干果也仅从食用方面合适)。巴西栗也叫巴西坚果,产于巴西的热带雨林中,营养丰富,国际贸易量相当大,据介绍确实被称为“坚果之王”,所以这一说法比较可信。
http://s7/mw690/63adaa91gd9947a291456&690
巴西栗原产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东部、秘鲁东部、玻利维亚东部。零星的分布在亚马逊河、内格罗河、奥利诺科河沿岸的森林里。
它要求高温高湿的气候和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用种子繁殖,10-15年开始结果,果实11月成熟,落地后收集。成年树每株产果100-300个。种子不耐贮。
植株为大乔木,树高可以达到30~45米高,树干直径可达二米。是亚马逊雨林里最大的树木之一,树龄可以达500岁以上。树皮灰色、平滑,树干笔直,木质优良。落叶植物,叶在干季时会掉落,单叶,互生,叶缘全缘或钝锯齿,叶长椭圆形,长20~35厘米,宽10~15厘米,波状,顶端尖,轮生,柄短。花小,白绿色,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序长5~10厘米。每朵花有花萼与花冠两个部份,花萼为落萼,花冠有花瓣六片,花瓣奶油色。雄蕊多数。蒴果圆球形,棕色,直径10-15cm,具坚硬的木质壳,重约二公斤;每果有种子12-24粒,种子横切面三角形(形似鲍鱼),种仁白色。种仁含油65-70%,蛋白质13-17%,水化合物8%。多用于加工糖果等食品,油可食用。
巴西栗只有生长在原始林中才会结果实,不是原始林内通常会缺少一种兰花,而这种兰花会间接影响巴西栗的授粉及结果,这种兰花会发出吸引雄性蜜蜂的味道,而雄蜂会利用这种味道吸引雌蜂来交配。没有这种兰花,雌雄蜂不会交配而导致蜂数减少,蜜蜂数量减少会使得巴西栗的花无法完成授粉及结果。如果森林里兰花与蜜蜂两者都有时,巴西栗的花可以顺利完成授粉,花授粉后果实需要十四个月的时间才会成熟。
果实的外面有木质化的硬壳,壳的厚度约0.8~1.2厘米,里面有8~24颗种子,种子三角形,长4~5厘米。果子成熟后便坠落到地上。由于树很高,果落地速度3秒可达80公里/小时,加上其外壳坚硬,重量较大,落地时足以砸碎动物的头骨。在果子成熟季节,人们最好不要靠近树底下。因此,巴西坚果又被戏称为森林炮弹。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是相关的,再硬的壳也有动物能咬开。在果实的一端有一个小孔,大型的啮齿类动物,例如刺豚鼠,会利用这个小孔来咬开果实,食用里面种子,吃剩下的种子会被埋藏起来,供以后食用,这些被埋藏起来的种子有些会萌芽长出新的树苗。
巴西栗的种子要发芽,一定要有阳光,而刺豚鼠埋藏种子地方大多是阴暗的地方,当这些种子萌芽生长至幼树的阶段后,由于环境阴暗的关系,幼树会以休眠的状态等待适当的时机出现,当附近的树木倒下,阳光照得到幼树生长的地方时,幼树会立刻恢复生长。由于热带雨林内环境郁闭,大树经常挡住阳光,种子难以发芽。它们一直在土里沉睡,有的甚至一睡便是数十年。1532年的时候,森林里来了一群人(欧洲人-西班牙),带来了斧头等工具,他们砍倒了大树,阳光射到了地面,沉睡的巴西栗迅速发芽,开始生长,一直能长到50米高,成为亚马逊森林的主人。巴西坚果树被称为“雨林巨无霸”、 “雨林巨人”。
巴西坚果树虽然高大,它也有被克的对象-绞杀榕。榕树的种子先在巴西坚果树的枝桠上安家,然后一天天的长大,绞杀榕的藤一边慢慢的缠绕着巴西坚果树,一边吸收养分,若干年后,坚果树只剩下一个空壳。 巴西坚果树是亚马孙脆弱生命网络的组成部分,很多动植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个有价值的资源将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更好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