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

标签:
保健健康骨质疏松钙剂老年人 |
分类: 骨质疏松医学知识 |
单纯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
http://s6/bmiddle/63adaa51t8ef6a13e9085&690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人缺钙并需要补钙的广告非常多,许多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对钙剂的消费更是趋之若鹜。那么,这样补钙到底对不对?怎样补钙才科学?
误区一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 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 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