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炎症性关节炎
标签:
保健滑膜化脓性关节炎髌上囊健康 |
分类: 骨关节病医学知识 |
关节镜治疗炎症性关节炎
炎症性关节炎包括多种类型的关节病变,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有效地控制滑膜炎的发展,是减少疼痛,延缓关节软骨破坏,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
我们认为滑膜切除应该掌握的适应证,以下各项中只要具备一项就应手术:
1.经严格的系统正规内科药物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持续性关节肿胀、渗出和疼痛严重,X线检查骨质破坏不明显者,应尽早行滑膜切除术。
2.病程虽不足半年,接受药物治疗,但关节肿胀疼痛明显,临床上可触及肥厚的滑膜,说明滑膜病变增生程度严重,也宜施行滑膜切除术。
3.关节病变超过1年,关节肿胀,疼痛,X线检查有明显骨质疏松或轻度关节间隙变窄,但尚无明显骨质破坏和畸形,说明关节面透明软骨或关节间的纤维软骨(半月板等)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时滑膜切除术虽然已经不能达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但对阻止关节软骨的进一步破坏,减轻疼痛,推迟关节置换的时间,也能起一定的作用。除滑膜切除之外,同时可施行关节清理及软骨缺损区钻孔手术。
RA关节镜下所见:
滑膜组织呈暗紫色团簇状增生
血管翳爬行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要求术者有耐心,并具备娴熟的关节镜操作技术,熟悉膝关节后方入路的局部解剖,依次从各个入路按顺序予以完整切除。手术通常需要多个入路,术中保持关节内水流通畅,镜头和刨刀交替进入各个入路,按顺序清理各个部位的滑膜,包括髌上囊,外侧间沟,前外侧室,髁间窝,附着于前交叉韧带上的滑膜,内侧间室,刨刀进入半月板下方,可清除半月板下滑膜,内侧沟,再次进入髌上囊。如后方滑膜增生严重,可从内后或外后方增加入路,切除后方关节囊内的滑膜。当髌上囊滑膜较多时,甚至呈结节或团块状增生,可扩大内上和外上入路,使用咬骨钳咬除,有利于完整切除病变滑膜组织,并可缩短手术时间。
关节镜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因不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仅靠临床和手术观察难以确诊,必须依赖于病理检查。对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节内滑膜组织病理改变:
关节滑膜增生呈绒毛状,细胞内色素沉着,并见大量泡沫状细胞增生,浆细胞浸润
关节镜技术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关节镜下可见典型的滑膜病变呈黄褐色,增生呈绒毛状或者绒球状,弥漫性或者局限性增生。
手术治疗局限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于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仍然是难题。尽管放疗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有效,但是可能导致少数病例发生恶变,故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在传统开放性手术中,要求彻底切除病变滑膜组织,如关节软骨表明受滑膜血管翳侵蚀,则将受累骨质一并切除。由于切除范围较大,术后易发生关节粘连,手术常会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和病废,且难以切除交叉韧带和后关节囊的病损,容易复发。关节镜下彻底切除整个关节内的病变滑膜,同时关节内全面检查,处理相关病损,有利于功能恢复,降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大多数化脓性关节炎以单关节发病,通常是灾难性疾患。大量实践证明,关节内感染病灶能否早期、彻底的清理,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关键。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降低关节功能丧失的风险。
因此,当考虑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后,多主张积极的手术干预,假如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出现严重后果,包括骨髓炎和关节毁损等。除使用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之外,传统的局部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
1.关节穿刺吸脓术:该方法简单易行,对轻度关节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反复穿刺,有混合感染的危险,吸脓和清除坏死组织不彻底。即使在穿刺后保留持续冲洗,但由于穿刺管管径较细,盲目放置,因此疗效不满意,并且容易复发。
2.关节切开清理术:属于常规开放性手术,比较彻底,但是切口创伤大,破坏一些不必要的关节结构,关节活动度容易受影响。术后如需要置管冲洗容易漏液,并易形成瘘管。一旦感染复发,再次手术更显复杂,关节功能更受影响。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尝试采用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对于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可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在关节镜直视下,按顺序彻底清理坏死组织、纤维蛋白沉积炎性滑膜组织和脓苔,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并在关节镜直视下有效放置冲洗引流管,使引流管的位置更加合理,术后抗生素盐水持续冲洗,继续冲洗出坏死组织,使炎症得到控制。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术后持续灌洗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安全简单,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能够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