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腰痛(一)
(2010-07-15 18:28:21)
标签:
保健健身椎间盘腰疼纤维环健康 |
分类: 腰椎病医学知识 |
椎间盘源性腰痛(一)
一、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
二、临床特点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坐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时加剧,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钟左右。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有时也可以向下肢放散,65%伴有下肢膝以下的疼痛,但是没有诊断的特异性体征。
多数腰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可以有很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腰痛,多数患者在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后,可以进一步刺激腰椎间盘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引起腰痛加重;另外,在受凉后,也可使神经末稍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引起腰痛加重。反之,在休息后,特别是卧床休息后,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后,在很好地保暖后,可以使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受到的不良刺激较少,从而使腰痛减轻。
三、病因病理
① 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② 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
③ 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④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四、腰疼要做哪些检查
1、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体前、后缘的骨赘,硬脊膜囊、脊髓、神经根的受压部位和程度,测得椎管前后径和横径,还能了解椎间孔和横突孔有无狭小,椎板有无肥厚等。
2、拍X线片: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规检查。—般须摄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时加摄颈部前屈和后伸时的侧位片。正位片可能见到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弓根增粗。侧位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体前后缘形成骨唇,椎间隙狭窄和椎管狭窄。斜位片可判定椎间孔的情况。
3、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间盘组织后突,压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况,以及有无静脉回流受阻、受压,局部脊髓内有无囊性病变等情况。
五、生活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4、避寒保暖.
5、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在此,推荐一套简单易学的腰背肌锻炼操:
①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②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③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
六、为何晨起腰痛
若不是寝具的问题,就有可能是由于慢性腰肌劳损了。这种腰疼,需要做腰部牵引、手法按摩、中药热敷及口服舒筋活血片治疗了。
另外大家可采取一些小措施,来预防早上起来腰疼。
1、早晨起床首先活动腰部。每日早晨起床后,要首先活动腰部。平时多做收缩腹肌、伸展腰肌运动,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等,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疼。
2、学会放松,减少紧张。紧张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对防止腰疼有很大帮助。
3、保持正确姿势。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违背生理机能。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4、改进饮食生活、避免肥胖。若体型已发胖则要实行科学减肥。因为肥胖会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同时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对脊椎的支撑作用,会迫使脊椎发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