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010-06-05 09:18:21)
标签:

保健

发病机制

白交通支

颈椎病

健康

分类: 颈椎病医学知识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颈脊神经没有白交通支,但灰交通支与颈交感神经及第12胸交感神经节的白交通支相连。故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http://s16/bmiddle/63adaa51t883e3dd94bbf&690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或偏头痛,头晕特别在头转动时加重,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因为颈椎病的患者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重叠,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而引起局部出现创伤性反应,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产生一系列病理性反射症状。

 

其主要有二条反射途径:

(1)脊髓反射

支配颈部的交感神经一般位于脊髓的胸1、胸2节段,发生变异可能向上达颈8、向下达胸4。传入纤维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的侧前角细胞后,反射信号经由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到达颈下节、颈中节和颈上节,在此进行交替后发出多组节后纤维。第一组通过颈外动脉支配面部的汗腺及血管;第二组通过颈内动脉支配大脑及眼部血管及瞳孔、眼睑平滑肌附皮肢的汗腺;第三组通过椎动脉支配脑干、小脑、大脑颞叶和枕叶底部、内耳的血管;第四组为颈部三个神经节共同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心脏支,控制心律。

 

(2)脑一脊髓反射

颈椎病的病理性刺激经过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及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皮层,再由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视丘中下部、中脑被盖、红核以及下方的网状结构而到达颈交感神经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而到达效应器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