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张公巷窑 汝窑 官窑 (上)

(2012-08-12 16:06:51)
标签:

杂谈

浅说张公巷窑、汝窑、官窑

 

 

 

我所认识的张公巷窑,是基于出土的张公巷窑标本与汝窑或官窑作了一番比较之后,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张公巷窑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深入研究汝窑的烧造工艺以及汝窑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文献记载的北宋官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2004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汝州张公巷窑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上,集中了2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据了解有80%的人认为,张公巷是北宋官窑。其中还有个别的学者认为目前认定张公巷窑为北宋官窑的证据还不充分,有待进一步发掘才能最后确认,此外,还有20%的人认为,张公巷窑是金代以后的窑址。

而被众口所认定北宋官窑的张公巷窑,其究竟是否就是北宋官窑,的确需要探讨的。笔者以为,我们不能仅仅以器物的釉色或器物的工艺上乘,就作为认定北宋官窑的依据。

要知道,北宋中、晚时期的民窑产品,已经从我们所认识的民用瓷器的状态下,脱颖而出。而这些窑口的瓷器制作水品都非常高,而这种高水品的现状,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就如同汝窑一样,已经完全摆脱了原有的传统的制瓷模式,并成为脍炙人口的现状,还在于汝窑作为供御的瓷器所表现出的内涵,代表的是北宋制瓷水品所达到的高达。

    这就能理解,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张公巷窑能有如此高水准的原因。而这种氛围,不仅仅只是在汝窑或张公巷窑瓷器上得到体现。即便是金代的耀州窑、金代的磁州窑、金代的钧窑都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术与技巧。而这些高超的水准正得益于北宋制瓷业的深入人心。如金代耀州窑印花小盘,无论是纹饰还是釉色,以及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北宋耀州窑相当的水准。我想,这就是北宋瓷器发展成熟的具体凸显。

    因此,我们对于一个窑口的认定,并不是仅仅只看其釉色是如何地漂亮,也不是看其做工是如何地工整。就以此作为断定某一窑口官窑的理由, 而以官窑相称。这未免太草率了的吧?

    当然,某一窑口器物的釉色好、形制好、做工,以及成型工艺的先进,并不一定就是衡量官窑的标准。但,官窑瓷器,一定是集最出色、最好为上,这是北宋官窑瓷器最基本的状态。

    当今收藏界有一条路人皆知的潜规则,即对某一件器物的认定,只要大多数的所谓的专家们认定的事情,基本就是能定性了。 而张公巷窑就是这样“被”定性为北宋官窑的,这似乎而成为板上定钉之事了。但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内容,具有官窑性质或特征没有人说得清。同时,其中还有多少令人信服的官窑指标,同样没有显示。

    而依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出示的研究资料报告中,多次提到张公巷窑不早于金代,或金代,以及大致在北宋末年等。当然,其中能复原的器物或瓷器标本显示,并表明该窑口的风格具有金代瓷器造物风格。同时,还指出了张公巷窑制瓷时间最早不会超过北宋晚期。

    依据考古内容,由此证明了张公巷窑制瓷年限的上限与底限的时间,这一点又与一些有识之士,所提出的不同看法,还是挺相近的,这是判定张公巷窑是否就是北宋官窑问题的结症所在。

考古内容还披露,张公巷窑窑口许多器物样式与汝窑相似,这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性。同时,还指出了张公巷窑不同于汝窑,是在仿汝窑瓷器的基础上有所创。如,张公巷窑折腹盘、折沿盘等。

    考古资料还把汝窑与张公巷窑作了一个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是张公巷窑产品比较单一,且器形、制作工艺远不如汝窑。从目前所发掘的材料来分析,张公巷窑产品整体不及汝窑。这是河南考古研究所所出的考古报告。

    如果依据考古资料,对照张公巷窑所出土的器物标本,其中不难发现张公巷窑,无论器形、制瓷工艺、成型工艺,连汝窑都不及,还谈得上与北宋官窑相提并论吗?

    诚如80%的专家所言其为北宋官窑,那为什么还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至少说明了张公巷窑的官窑指标还不过强硬。

其中,考古资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掘说明,指的是张公巷窑产品单一。已经定性了张公巷窑的现状。而产品单 一,其实是民窑产品的重要的依据。

    我们以汝窑为例,汝窑作为北宋供御的产品,其器物形制极为丰富,用端庄、典雅来形容。其釉色极为亮丽、素雅,用洁净来形容。其釉质极为滋润、细腻,用强烈地玉质感来形容。其制瓷工艺与成型工艺,用先进的,且又规范来形容。这就是供御瓷器所表现出的内涵,体现的是宫廷意志。

笔者以为,张公巷窑与真正北宋官窑还有一定的区别。这个区别,不仅仅在器物的形制上,同时,还体现在器物的功能上。

    所谓器物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器物的用途上。对于民窑而言,其器物的功用,主要体现在民用器物的一种实用、耐用,以及民风、民俗上,且器物形制较单一。这是由于该窑口形制所决定的。从张公巷窑出土的器物标本内涵来判断,张公巷窑出土器物标本,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器上。虽然,还有一些用于陈设的器物,但少得可怜。这是由标本能复原大概的器形来判断的。

而对于官窑而言,其意义则完全不同,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之外,除陈设器之外,皇家用于祭祀的礼器形制,则是判断官窑的硬指标。而官窑器物形制极为丰富,是由于官窑瓷器所涉及范围,用方方面面来形容其器物的用途广泛。而不同的场合,则由不同的器皿装点。如,用于祭祀的礼器,则以三代青铜器形为范。如,用于陈设的器物,则以唐代金、银器形为范。如,用于日常生活的器物,则以本窑口官家所用标准为前提。这就是官窑瓷器形制极为丰富的原因所在。

这就说明了对于某一件器物功能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该器物所服务的对象与身份。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其器物的功能就有所不同,而器物功能,是判断该器物归属的主要因素。

    对于官窑的认定,我们觉得必须看到器物中有成套的器物样式的迹象,或见到成批的,具有官窑性质的生产规范流程。因为,只有官窑窑厂,才有可能形成一套既严谨,且又有非常规范的制瓷系统与生产流程。这就保证了每一件宫廷瓷器,每一款宫廷形制,体现皇家意志。

    而这种规范的程序,都体现在具体的器物之中。由此可见,官窑所生产的器物形制的多姿,官窑所生产的色彩的多彩,是由于宫廷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而官窑的这种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