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个人解读

(2011-05-13 15:1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感悟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人的一生中会有五个阶段在父母面前度过。分别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以及初步承担社会义务阶段的前期。

在这五个半阶段中,我认为,我的信任感、勤奋感建立的比较好。信任感的建立到底是怎样的,我当然不可能记清楚,但可以猜想:在我出生到1.5岁的过程中,父母对我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当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必然能及时的出现在我的面前,使我拥有了非常好的信任感。虽然,我的父亲总是提醒我:“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以相信任何人!”等等,但我仍然无法改掉轻信的毛病。我的勤奋感的建立关键期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记得在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徐宣文老师几乎每天都会表扬我,而我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之下,每天都学习的非常起劲!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好。当然,勤奋感的建立的第二大原因就是父亲的教育。记得小学三年级之后,我便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父亲的催促下学习学习再学习。父亲的榜样示范作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记得在那个阶段,父母给乡亲们磨糠,起早贪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家庭的严要求、父母的好榜样以及老师的鼓励,使我形成了良好的勤奋感。

但是,我的自主感、主动感以及自我同一性等都没能在相应的时段,得到良好的建立。父亲的严要求,在我勤奋感的建立中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我自主感、主动感以及个人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在初中阶段以前,父亲对我学习的要求成为他对我的要求的核心,其它方面被冲淡的太过严重,使我几乎没有印象。在初中阶段之后,我的自我同一性却没有得好很好的建立,这严重的影响了我青春期之后的人格发展。

直到我26岁,结婚之后,我的人格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这得感谢父亲、以及老婆和儿子。结婚后,父亲对我多了宽容少了责骂。老婆虽然性格也很直,很犟,但同时也与我很恩爱。使我获得了亲密感,克服了孤独感。儿子的到来,更使我的生活增加了幸福感。从而使我从整体上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自主感、主动感、个人自我同一性相继得到建立。

而有了健全的人格之后,我便可以针对自己的知识基础、工作现状、生活经验等等,自主地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与方向,并积极主动的去制定计划、勤奋的实施计划,最终实现目标,以显示自己的充沛感。

中国有句古话:“成家立业”。这句话于我很合适!成家之后,我的人格健全了起来。显示我充沛感的人生的黄金时段已经到来:勤奋工作,造福社会;关怀下一代,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我勤奋着,也幸福着。

写后感:可能有人看后,会说:“一个三十岁才断奶的人”,我说:“是的。我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可是,环视四周,你有没有看到,三十、四十、甚至五六十岁的人,自我麻木、孤独颓废、关注自我、漠视他人,消极出世,这样的人你陌生吗?反省自我、盘点自我……才能更新自我、创造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