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2009-12-22 21:21:33)
标签:

论文案例

分类: 论文案例

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从而实现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深入,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升学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小学生毕业后如何能为将来的升学就业打下更扎实的基础?笔者以为,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技能之外,熟练而流利的英语口语将会为其增色不少。《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中要求小学生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英语学科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而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可见,无论是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还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切实加强口语教学。但是,根据笔者对本校近几年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调查,学生们的口语水平不能尽如人意。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1、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开口机会。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虽然较以前有了一些改变,单仍然有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语言要点和语言形式,重视语言结构的分析及操练。因此,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机会,更难有开口说的机会,这种单纯注重语言的教学,忽视了传授使用语言的社会背景及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长此以往,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却不知道怎么用,听不懂,说不出,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

2、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是很不利的。

3、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学英语一直处于封闭的环境中,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教育心理学认为环境在人的认知、感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除了学习时间以外,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他正在学习的语言。这样学生就很难掌握不同环境下语言交际的规则,也无法验证和提高自己所学的语言。这样,缺乏语言环境是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学生薄弱语言基础给开展口语教学造成一定的难度

    虽然现在小学三年级甚至一年级已经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他们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能力上还是学习自觉性上都比较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口头交际时利用恰当准确的词汇、语法来表达自己.

5、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训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在口语课堂上存在胆怯、拘谨、害羞的心理,即使有时想参与也因害怕出丑而犹豫不前,这样他们在窘迫中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丢掉了自信和兴趣,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口语提高更加困难。

6、小学生的班级规模都比较大,学生人数多,一个班的学生数一般都在40人以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表达自己的机会。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表明,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迫在眉睫。

二、提高小学生口语技能的对策

    在目前情况下,全面提高小学生口语水平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但只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从语言教学的规律来看,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之间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对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口语能力。

1、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听力理解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没有足够听的实践是不可能开口说的,所以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教英语。          

2 、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英语。学生开始说英语时,免不了会有些紧张、害怕、害羞,教师应热情鼓励,及时帮助,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说下去。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都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说英语。每当学生能正确地说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教师要以加肯定和鼓励,对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并产生自信心和主动性,进一步努力想方设法去提高说的能

3 、注意改错的艺术。学生初学说英语,出错是难免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有的教师习惯于一发现错误就立即打断学生,进行直接纠正,并要学生重复教师的正确句子。这种改错的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宜多用,因为它往往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不利调动学生参与口语实践的积极性。教师的改错要有所选择,对一些小错,尤其是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因为随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错误会自行得到纠正的。即使需要纠错,也最好由学生自己纠正。例如学生说she always does his(×) homework and……时,教师可以微微摇头,学生就会立刻意识到口述有语而重新什么叙述。当学生说到……her homework……时,教师微微点头,这个小错就由学生自己纠正了。当学生说英语出现了严重错误时,则必须纠正。但也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切忌粗暴打断,更不能训诉指责。这时更好采取间接纠正的方法.

4、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打破学生讲英语的心理围墙 

    在教学过程当中,有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一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对话时,总是吞吞吐吐。事实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大众面前作公开演讲,不仅仅是语言问题, 还要克服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我认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给学生作必要的心理辅导,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用事例和经验耐心的鼓励他们,帮他们说好第一句英语,进而养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我在四年级口语教学当中发现许多内向的女生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声细如丝。在这种情况下,我向他们介绍了李阳学习英语的事迹及其“疯狂英语”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忘记一切顾虑地将英语说出口,而且要尽量地大声,要不断地重复。在进行诸如How are you? I'm fine 等简单的对话时,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练习,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声,一次比一次快,有时甚至要求他们集体地进行口语对话,久而久之,多数同学能够大胆的说出英语.

5 、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英语交流机会。

    如果是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那么第二课堂则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找到兴趣,在兴趣中产生学习动力,在学习动力的推动下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英语口语的目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演讲比赛、英语角、单词接力赛、角色和短剧表演、英语晚会、编故事竞赛等活动。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才能,展示才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样也给他们英语交流提供了机会。

6、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缺乏言语交际的环境以及缺乏对语体的意识等等,因此,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是中学生口语能力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在加强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文化背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7、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练习口语提供更好的平台。

    多媒体和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注意学习环境与教师指导下的口语教学的整合,无疑更有益于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学习,有益于实现口语交际活动及其教学效果。网上绝大部分的信息用英语编写和传播,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这可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真实鲜活的口语交际材料,可以弥补课本上材料的不足。

三、结语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它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中学生升学就业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而作为最直接的交流手段的英语口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再也不容忽视。只要切实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口语教学,那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教育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