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蓉:为梦想执着追求

标签:
龙视天下传媒集团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文化 |
分类: 封面报道 |
http://s6/mw690/001Panm3zy6HfA2fAOx35&690
文图/周蒙
21岁的姚蓉蓉来自山东德州乐陵,凭一首高亢婉转的《天路》在《我是大明星》第四季第一场烟台海选中便脱颖而出。她的演唱技巧纯熟,奔放的嗓音中带有几分沧桑。这源于她十多年来日复一日不间断演出的锤炼,也源于她对唱歌的热爱,对家庭的那份责任。
姚蓉蓉童年经历与众不同,她的父母跟朋友组有一支乡村红白喜事乐队,并以此为生。姚蓉蓉在上小学之前,大概3、4岁的年纪,就经常跟着爸妈的演出队东奔西跑,偶尔也会上台演出。这种红白喜事常年奔波在外,收入却很低。12岁那年,姚蓉蓉在上小学四年级,奶奶因身体原因卧床不起,“奶奶病倒了以后,爷爷身体时好时坏,我妈得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地里的农活也需要人手,我们家在我们村里的条件算是很差的,家里穷就会被人看不起。于是我就不再念书,跟着爸妈一块演出唱歌去了。”从那时起,唱歌便成为她的一份职业。
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读书上大学,姚蓉蓉用她瘦弱的身躯帮助父母撑起这个家。辍学是她无奈的选择:“说后悔也真有点后悔,我也希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天天在学校里上课,回家写作业。别人玩电脑,我也不会。”只读过四年小学成了蓉蓉心中最大的遗憾。
在农村,唱红白喜事的多为中年人,很少有年轻人,更别说是十几岁的孩子。有时候根据雇主的要求,早晨6点之前就要赶到演出现场,而且要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农村的小路颠簸又崎岖,蓉蓉和她爸妈凌晨3、4点就要起床,爸爸骑一辆老式自行车,前面车大梁上坐着蓉蓉,后座载着妈妈。“左边我爸吹笙,右面我妈敲着小镲,我在中间唱歌。”姚蓉蓉说,因为她的年龄小,唱歌又好听,这种由孩子演唱红白喜事的形式在农村很少,所以很受欢迎,自从她演唱后,她爸爸比平常接的活要多很多。“也挣不了多少钱,我最早的时候最少一天才挣三块钱,后来红事给一百多块,白事还少,八九十块钱。每年十一月、腊月这俩月,红白喜事多,几乎天天都有活儿,累是累点,可是能多挣!”
在外演出少不了要受人差遣、听人使唤,就算唱到口燥唇干,如果没有垫场的,就得不停歇地唱下去。换做别人,难免诉苦叹气。而蓉蓉却能乐观看待,“我没有不开心的事,每天都挺好。让我难过的事几乎没有,让我高兴的事情多得数不清。人家请我们来,就是撑场面添热闹的,不管刮风下雨,再苦再累我都会大声唱下去。唱歌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爱好,我愿意听到别人给我肯定的掌声。” 因为这份认真的态度,加上她唱歌好听,口口相传,所以,她总能不断接受到演出的预约。
有一次下大雨,清晨5点多,13岁的姚蓉蓉跟着父母去外出演出,父亲骑着三轮车,拉着一家三口以及一些演出乐器,由于常年走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三轮车早已磨损严重,当时因为下雨,路面更加泥泞,在一个路口拐弯时车轴度断裂,加上路面湿滑,3个人一下子翻到了路边的河沟里,姚蓉蓉和母亲被扣在车斗下面。当时的积水有好几米深,父亲搬开车斗,蓉蓉母亲和姚蓉蓉整个身体都已陷在水底下,父亲伸手捞了一把,先把母亲拽了上来,蓉蓉在下面灌了一口水,“我心里明白,要是再喝,人就死了,我可不能这么小的就结束生命吧,我把嘴巴闭紧,避免喝进更多的水。”最终在路人的帮助下,蓉蓉和母亲都被救了上来。
姚蓉蓉的父亲曾经在《我是大明星》的外景采访中失声痛哭,“我们对不起蓉蓉,没能让她好好念书上学,天天跟着我们太不容易了。”姚蓉蓉对父母没有一丝埋怨之情,“有时候想想也很心酸,但是我能理解我爸妈,其实最不容易的是他们。”
电视上播出姚蓉蓉的海选视频后,就有东营的一家演出公司给她发出邀请,请她参加一个当地一家企业的庆典活动。“那次演出他们给了我3000元的演出费。这是我第一次能在一场演出挣到这么多钱,之前一个月的时间到处演唱也挣不了这些钱,本来只需要演唱2首歌,因为特别高兴和激动,又多给他们唱了几首。”
姚蓉蓉的家庭现在仍然不富裕,她还有一双弟妹,一个在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一心想着为父母减轻负担,供弟妹上学的蓉蓉很少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我现在还年轻,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家里多挣钱,供弟弟妹妹上学,让他们专心用功读书,将来能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