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远古城历史简介

(2012-03-10 10:42:52)
标签:

镇远历史

镇远由来

旅游

分类: 地方介绍

镇远古城历史简介

 

    镇远在历史上称为湃阳城,水称为湃水或湃阳河,是由苗族先民从河南舞阳迁入镇远后定名。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47年)的“钩镝”(青铜器,打击乐,全国仅三件),在湃阳河南岸的涌溪乡田坝村出土,足以证明镇远的建置历史。

http://s14/bmiddle/63aab2dcxbada81e6284d&690

   秦时,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定巫,始置黔中郡。“巫”,就是镇远,<元和志>作舞阳,《通典》作巫阳。镇远的历史应从秦定巫建镡城县算起。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高帝将黔中郡更名为武陵郡。汉将巫阳改为舞阳,后汉时称“前汉”舞阳为“无阳”。义熙11年(公元415年)改镡城入舞阳县。

    舞阳在舞水之阳,镡城在舞水之南,在秦汉时各为县制。《水经注》:“舞阳、镡城皆汉旧县,此云酶者,当省镡城入舞阳耳。”

    《乾隆志·镇远府》文云:镇远府,汉属武陵郡无阳县地,晋为无阳县。唐长安四年(公兀704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舞、武声相近,更名鹤州。二十年(公元732年)更名业州。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改为奖州。《宋史.蛮夷传》。《乾隆志·建置》云:“奖州、今之镇远”。镇远县名为梓姜县。镇远府唐后将奖州改置婺川,贞观八年(公元34年)改思州,天宝中改宁夷郡,后陷于番。宋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七月,高州刺史田彦伊率子田承宝等122人进京朝贡,帝赐田承宝为山河使,九溪十洞(镇远、黎平)抚谕都监。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番部长田祜恭内附,仍置思州,领婺川、邛水、安夷三县。镇远县名为:安夷县。政和八年(公元1116年)复建思州,领务川、邛水(三穗)、安夷(镇远)三县;官和四年(公元1122年),废思州为城,以务川城为名,邛水(三穗)、安夷(镇远)二县皆作堡,隶黔州。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为思州,领县三务川、安夷(镇远)、邛水(三穗)。宋宝佑六年(1258年)十一月甲寅,赐名镇远州,筑思州三隘,筑黄平城,防铘元军入侵。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春,思州长田景贤降元,俱授安抚司,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镇远州改置镇远府。至元二十一年闰五月已卯,改思州隶顺元路宣抚司,罢西南番安抚司,设立镇远军民总管府田氏为总管,治镇远中河山,镇远县改名为镇安县。

http://s15/bmiddle/63aab2dcxbada8641a34e&690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春正月,明玉珍称帝于重庆,国号夏,镇远知卅田茂安献地降于西夏·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思州被朱元璋分置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属湖广,授予田仁三品银{印,为思南宣慰使;命田仁厚为思州宣慰使,兼湖广行省左丞,仍辖镇远、古州二府三十四州三十九长官地。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因思南田宗鼎与思州田琛争地界起兵内讧而灭亡,其地被分为八府四州。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二月改思州、思南二府设流官制,属贵州布政司。思州府同时从镇远卫城至田坝一带迁到龙田,后迁思阳,辖长官司四个。从此,镇远府脱离思州府单设,辖镇远、邛水、施秉三县。

    此前,明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改镇远州为镇远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正统三年革镇远州,以镇远、施秉二长官司隶镇远府。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降镇远府为镇远州,随后恢复镇远府。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改设镇远县,隶属镇远府。

    在清朝设镇远府、镇远县。民国3年改设镇远道(黔东道),随后又改设为第八、第七、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贵州省人民政府镇远专员公署。1956年4月18日撤销镇远专区,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未改。

http://s10/bmiddle/63aab2dcx7915dac74d59&690

    据此,镇远之名从宋理宗宝祜六年(公元1258年11月)赐名“镇远州”起,至今沿用了745年。镇远的建置历史从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定巫,设镡城县开始,至今年已有2280年历史。

    “钩镝”作为官府乐器,是证明镇远建置的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