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星相女祭司
星相女祭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01
  • 关注人气:7,6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海合天底,不安全感的转化和治愈

(2014-05-14 12:48: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星相专题

最近上苏·汤普金老师的医疗占星课,颇有启发。老师讲到了一些顺势疗法的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生命力的概念。如果你生病了,按主流的医疗手段,医生会给你开药来消除你的症状,但这只是让当前的症状得到缓解而已,事实上疾病并没有真正消失,它会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再度爆发出来,因为匮乏的生命力并没有得到补充,失衡的部分也没有得到调整。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由此我联想到关于“心病”如何治疗的问题。近期流年海王星精确合相我的天底,掀起了很多和原生家庭、童年经验有关的情绪记忆,大多是源于负面的创伤体验,而其造成的核心问题也是非常普遍的——缺乏情绪上的安全感,无法在情绪上自给自足。通常来说,我们在成年后应对这种安全感匮乏的手段就是,找一段亲密关系,借由关系中的亲密感、融合感来填补那个内在的坑洞。但这就像主流医疗中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一样,治标不治本。因为关系总有无常和变幻的一面,当关系中有极大的冲突甚至面临结束时,强烈的症状会再度爆发。这时候你会发现你一直以来所做的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表面上看,你是在经历感情不和或失恋的痛苦,但实际上,你只是再度体验了幼年和母亲分离的那种撕裂感,被母亲遗弃的那种恐惧感,或是无法掌控和把握住母亲的那种无力感。如果毫无觉知地被这些情绪牵着走的话,等于进一步强化了早期的创伤经验。而为了再次消除这种痛苦的症状,我们会用很多方法,比如代入那个受害者的角色,将问题投射在关系对象身上,用怨恨、愤怒等情绪来填补那个心中的空洞。比如转移注意力,借由追求其他的目标和愿望来暂时掩盖那个空洞。但我们最喜欢使用,也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通常是,再一次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继续寻找那个幻想中的完美母亲,而这实际上类似于进入了疾病的恶性循环……因为症状的暂时缓解并不意味着疾病得到了根治,生命力的匮乏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再度爆发出来。

那么,要如何根治这种源于生命早期的深层的不安全感?每个人的情况或许有所不同,因为童年的伤口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从比较切实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还是必须重新回到和母亲的关系上,重新处理和母亲之间的情绪议题。比如,如果母亲本身就是一个极度情绪化、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很强的人,也许需要尝试和母亲在心理层面真正地分离,从和母亲共生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不再无意识地重复其情绪模式,也即是切断那个原始坑洞里的养料。而如果母亲是一个在情绪上抽离冷漠、情感表达僵固的人,则反而需要去修复、重建和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如此才能让那个原始的坑洞充分暴露出来,挖出填补于其中的那个虚假的自我,让伤口得到治愈的机会。当然,这些都是心理层面的转化手段,并不能替代真正的自我修行——寻找自性化的旅程。如果能够借由冥想、内观等修行的方法能体悟到那个清净无碍的自性,可能这些手段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