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洲上朱氏大富公祠

(2017-08-03 10:17: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光耀大富公祠
  
   胡如庄/文   
   2009-7-23   
  
应好友朱兴洪邀请,7月18日午后,我与向阳登车与之同赴蛇形山镇光耀村看“朱氏大富公祠”,特写下这段文字。
百年老祠焕新姿
“朱氏大富公祠”坐落在光耀村虎形山下,砖瓦结构,五弄三层。灰墙青瓦,墙垛上盖金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
正面三堵高大威武的山字墙垛,阶基上四个红色廊柱撑起第一层琉璃瓦顶,正中两个廊柱直升三楼,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从墙顶绕柱而下,在二楼处悬头戏珠。正墙中央书写着“朱氏大富公祠”六个大字,六幅壁画分列左右及其上。两侧山字墙垛分别画着“日”“月”图,象征着“国强民富”和“祖泽绵长”。
阶基前安放着一对高大的石狮,旁边还有一对小石狮。廊柱上书写着两幅对联:
其一:
赣岭逶迤辗转来湘开基洲上;
  湘江浩荡世系分支创业栗山。
其二:
  祖德流芳荫嗣孙古斯衍庆享祀绵万代;
  神恩永镇保黎庶人文蔚起锡福遍四境。
大门两旁的对联是:
紫气耀新祠祖泽绵长垂百世;
  阳光照玉宇基业永固启千秋。
对联下的旗鼓上也安置着一对石狮。
祠堂内厅为三进,两侧为厢房。雕梁画栋,肃穆大方。
戏台下的过厅很宽敞,左右两边架子上装置着祭祀用的大锣大鼓。厅中一对红色廊柱上的对联是:
公祠奇景金龙新凤绕梁柱;
  庭阶芬芳祥云瑞气霭殿堂。
一些年长的族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或聊天,或玩牌,怡然自得。
中厅代替了古时建筑的天井,由于屋顶使用玻璃瓦,取光效果比昔日的天井更好。厅中已有一对廊柱,上书的对联是:
祖泽浩荡佑后嗣万载昌隆;
  神光辉煌映殿堂千秋兴旺。
廊柱前的正面地板上,一个精致的不锈钢栏杆内嵌着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雕刻着“龙凤吉祥”图。
祭厅中央的两个廊柱上个绕着一条奋发向上的金龙。一是张香案迎着神龛拜访,案上一矩雕花木屋内供奉着两个古老的万钟公和斗雷公两个神像,像前香炉内烛光四季长明。据朱序伦老人介绍,这两个神像是明末大富公祠 始建时雕刻的。神龛正中三个高大的菩萨分别是洲上朱氏始祖万钟公以及始伯祖万七郎、始太伯祖斗雷公。两侧的菩萨还有栗山朱氏开派祖先大富公、栗山基业创始祖先商玉公等,左侧还有观音神像。神龛两侧墙上挂着两副对联,其一云:
紫阳祠庙耀日月;
  白鹿家声昭古今。
其二云:
听鹿洞书声依旧,
  观天子气魄仍存。
  正厅向两侧厢房各开了一个八角门,其对联分别是:
雅言不外诗书礼;
  家教无非孝弟慈。
  藉谈数典知有祖;
  富辰小忿不忘亲。
上楼可登戏台,戏台很气派,对联也做得好:
涟水如带栗山如屏四面尽怀淑气;
  忠臣在唐孝子在清千秋无愧宗风。
大富朱氏宗祠的历史可追溯到七世祖商玉公享堂,亦称栗山祖屋,始建自明皇年间。以后通过道光十三年、同治二年以及民国年间数次扩建。解放后除主厅外,其余部分分给族众居住,曾为村级小学校舍。到2008年易址新建,百年古祠便焕发出新时期的雄姿。离新址处不远的原祠,仍有部分建筑及古老石刻碑文保存。
栗山朱氏源洲上大富朱氏又叫栗山朱氏,是洲上朱氏大富公的传人。
据《洲上朱氏三修族谱》载,七世祖商玉公由泥荡迁居栗山,即现在的蛇形山镇光耀村(原名增桥乡檀山村),开田地,设社谷;繁衍生息,历久不衰;礼乐诗书,书香门第;显赫洲上门庭,开栗山分支。子孙公卿,芳草满堂,声扬海内外。
据《洲上朱氏二修族谱》附录《之珊墨本载迁湘六公分派世系》云:“远祖通公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梅子坡圳上,于宋建隆年间迁湖南长沙府湘潭县唐兴湾立基,配邓孺人宝祐三年葬恍文塘山内,丑山未向兼艮坤。子六:大广、福、禄、文、贵、清。大广于开通元年由唐兴湾迁湘乡地名湖山立基,大福迁湘乡地名科坳立基,配钟儒氏,子二;大文即立基湘潭唐兴湾,大贵迁湘潭地名唐冲;大清迁湘乡地名大石高塘立基,字一;大广复由湖山迁居洲上,数传后有斗雷公、庚一郎、万七郎、回十四郎名万钟,初落湘乡五十一都地名太平寺长冲,定居洲上大屋口前,是为我族始祖所管基业。”
大塘朱氏文化名人朱尧阶为《洲上朱氏二修族谱》所作《序》亦云:“以余所见,各族老谱:大坪则祖大福矣;大石则祖大清矣;宁邑则祖大禄矣;歇马则祖大文矣……”
然而因时间推算矛盾,洲上朱氏祖孙对此持怀疑态度。其四修谱《远宗图》曰:“邾,古国名。春秋时避楚祸,去邑为朱。汉宣帝时有邑名官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家江南。史传纪载,代有闻人。至三十七世建文公由瑞州府迁吉安泰和县。又数传,庚一郎、斗雷君、万七郎偕我祖万钟公迁湖南之湘乡。钟公卜居洲上,是为我洲上迁湘始祖。”万钟行回十四郎,元延祐元年五月初八日生,明洪武十一年四月十二日殁。元末明初,偕伯父斗雷、从兄万七郎由赣入湘,卜居长沙府湘乡县泥湾,后迁洲上(今属双峰县洪山殿镇),开洲上朱氏一族。
万钟公生子一,名德福,号天鄂。德福公生子四:大富、大财、大亨、大兴,派衍四房,子孙繁昌,枝枝向荣。栗山朱氏便为德福公之长房后裔商玉公派衍的子孙。
古道热肠朱序伦
说起光耀村内的大富公祠,人人都夸朱序伦是个热心人,要是没有他,大富公祠不一定建得起来。
朱序伦,1940年7月出生于增桥栗山湾。曾历任生产队、大队、公社企业会计。1988年当选为光耀煤矿矿长。任职期间,革新安全设施,改建机械矿井,确保了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获得了集体和个人“双赢”。1998年大兴土木,建花园、池塘、杂屋、楼房和院墙于一体的朱氏家园,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1999年当选为光耀村党支部书记,率领全村干部群众办实事。改建了光耀学校,四周砌好围墙,打好水井,孩子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建好了中标准水渠4000余米,确保旱涝保收;新安装30千瓦变压器一台,新建了茶山坝水泥桥,村民和中小学生过往不再担心安全事故发生。2004年被批准退休后,仍对孤寡老弱病残者生怜悯之情,总不忘施舍捐助,宽厚待人。
身居盛世,年届古稀,朱序伦常想这是党和政府培养的结果,更少不了祖宗庇护。于是,2008年正月,他与族众商议:筹资易址新建大富公祠。次议获得一致通过,并推举他担任建设指挥长。从筹集资金到构思设计、地址选择,200多个日日夜夜,朱序伦不顾年事已高,到处劳碌奔波。破土动工后,他又坚守工地,精心管理,直至大厦竣工。今年春,举行公祠落成典礼,大功告成,了了他一生中一件最大的心事,既对得起祖先,有不服族人厚望。
朱序伦老人堂侄朱兴洪,虽然是个年轻人,但他为族人办实事的心与叔父一样热情奔放。整过建筑斥资100万以上,他个人捐资达4万元。由于朱序伦老人坚守工地,跑腿的事基本揽下。仅为五祖及相关菩萨塑身,先后到南岳山都跑了十多趟。退休教师朱昌新、朱玉祥等人亦发挥特长,撰联作文,以丰富其内容。朱序伦高兴地说:搭帮族人出钱出力,如今圣殿金碧辉煌,他真是心旷神怡,好不快哉。他还作了一首顺口溜:身逢盛世家道兴,家庭幸福乐融融。茶余饭后开心笑,延年益寿有良方。子孝孙贤信欣慰,欢度晚年添福寿。渭水垂钓效先贤,修心养性颐天年。古道热肠行善事,永振家声福绵绵。
台湾老人寄厚望
大富公祠建起来了,本族80高龄的上将军长朱蔼颜专从台湾发回《新建大富公祠有感》,以寄予对族众的厚望:
今政通人和,新生气象,世事繁衍。大富嗣孙,齐心协力,兴建公祠,重塑祖相,香花齐湧,余闻欣慰。思国有律,乡民有约,祠应立规,今则撰文,望众勉之。
百善孝为先,一蒙不孝之名虽有斑马之才苏张之辩终不能掩饰罪行,故子者宜竭力奉养,曲为承顺得亲欢心。如不得于亲则不可以为人,凡为子者岂容忽诸?兄弟本属同胞,幼则相扶,长则相随,根于天性,若以锱铢绪怨,纷争于家庭,构结于官府,凡为兄弟者,切宜戒之。长上或以分尊或以齿长,皆所当恭敬而勿范者也,苟怀简略而昌犯焉?不惟不恭,亦且有忝于卑幼之责为子弟者,各宜慎绪。人非师友不能广见闻,成学业荣师友非人,亦将流于匪僻,为父母者,严择师友以教诸。为子择婚,为女择婿,乃终身大事不可不慎,若不闻贱良不论善恶亵渎祖宗,不可以奉祭祀,凡有子女者当宜先审。恒产怀心圣贤重之游手游食政府惩之每见子弟误人不肖,率至不流者,都由身无职业氾滥为非宗法绝不宽恕。名节之立也,诚操守坚贞,我族遇此等之人,当特加矜赏亟为表扬若不务奖劝其何以励后人?为子孙者,各当详慎。男女系生人之本,风化之源尚不致谨或涉于淫,则彝伦攸天良尽丧,可不戒哉?凡年少男女犹当详慎。政禁煌煌屡事申饬试以人情易溺之端,大为民生民日用之累,废时失业荡产辱身无不由此可痛惩而遏绝之?坵垄所以藏先人之坵垄固,树木所以蔽先人之坵垄,树木盛则坵垄固,坵垄固则坵垄固安,事关重大宜力栽培。历国有律乡有约祠有规着并行不悖之道也,惟祖宗之意而立科条使千百年有所法守。
【作者胡如庄,河阳朱长胜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朱子像
后一篇:防癌方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