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克效应

(2022-07-09 06:57:19)
分类: 三尺讲台

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也称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沉浸在这样的达克效应里,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高估自己的水平,而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无论是倚老卖老型还是半瓶子型,达克人群存在普遍的元认知能力不足,或者说认知虚假。我承认我们都有原乡情节,我们都有骨子里的集体主义,站队意识。可社会发展,地区发展,个人发展,最可怕的就是夜郎自大,就是迷之自信,就是井底之蛙。总会遇见一些超自信的人,他们的认知里只有自己的判断,他们的世界也就真只是一亩三分地,关键就这一亩三分地他们也能觉得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瞧不起别人,也欣赏不了别人的强大。

从愚昧之巅到真正开悟,从自信暴棚到认清自己,大概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慢慢走向收获的过程。知耻而后勇,行则将至,最可怕的不是啥都不会,而是明明不会还觉得自己挺能,还觉得别人肯定也不会。

子女教育大概也是如此,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孩子得听我们的,可真没有多少家长系统地学过教育学,学过儿童心理学。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越是理直气壮地蛮横地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始终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地去学习去进步,去听别人的意见,谦卑地接受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眼界,打开自己的格局,打破自己的认知,走得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接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