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

(2022-04-15 07:00:39)
分类: 三尺讲台

倾听

优秀的家长给孩子提供平台,提拱可能性,让孩子有底气,有修养,有真正独立的硬气;而也有一些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都在为家庭教育买单。

看到一段话,一起分享:儿子抱怨说“上学真是无聊透了”。(肯定不少家长,这会要暴跳如雷。说上诸多不如书以后送快递可能都干不了的话。或者批评孩子,只做一件事都做不好,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看谁谁谁。)可书中的爸爸说,“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败感。”儿子说“学校的东西根本不实用。”父亲说,“你觉得读书的对你没用。”儿子说,对,学校的不一定对我有用,某某修车挺好。“你觉得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某个角度看确实是这样,现在他收入不错,可是几年后,或许他会后悔”父亲说“你觉得他几年后他会后悔他的决定”……“有件事我真的很担心,你不会告诉我妈吧?”“今天学校进行阅读能力测验,我只有小学程度,可现在我已经高二了。”原来孩子的痛苦根源在这。整个对话,父亲只是一遍遍说出孩子的感受,不做评判,不下定义,不急于引导对方。太明智了,我们当家长的,更多时候习惯性地居高临下,习惯性地以自我认知为迁移,缺少一种共情和倾听能力。对于一个读书有挫败感的孩子,我们是鼓励,还是打压,是强制要求?

这两年,家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只是婚姻自由,生育自由,我倒觉得真该有点门槛,有点要求,诸多考驾照,至少来点理论考试,特别是生养孩子。包括结婚也一样,不具备真正爱的能力,只是人群里见到他(她)就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到头来,婚姻里鸡飞狗跳,离婚啊,胡乱带大孩子,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成本。在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如此,政府行为也好,个人行为也好,应该有专门的父母课堂。

疫情之下,数理化的线上教学,真有点难,那些本身能力就一般的孩子,大概又要摔得很惨,听不懂,不会问,老师着急,家长训斥,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很容易,可真的,这也是一群抗挫能力得特别强的可怜孩子,因材施教吧,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到一点点自信,多听听他们犯错的理由,或许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平等对话。互换一下位置,我们不定能做得更好。试问,把一个成年人扔进俄语课堂,不说一天六节课,周而复始,就半天就好,几个成年人能坐得住?那些后进的孩子真的也不容易。不是同情,而是共情,不是纵容,而是应该真正积极地去思考一些出路。我们的孩子可能性在哪?有没有可能更好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倾听
后一篇:无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