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意义何在?

标签:
教育意义学校社会问题应试教育 |
分类: ♥ Life |
这是个无聊的话题,极其无聊,却又不能逃避,曾经有人对我说,当你离开学校之后就会怀念它的.可是事实证明,我没有.
说实话我讨厌学校,无聊,压抑,毫无创意,从小学开始,我就倔犟的想:它在浪费我的青春.为什么一个又老又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阿姨要在一大堆年轻赋有激情的孩子面前蛋B滔滔...为什么一天到晚要做一些must to do却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小学放学回家还要排什么小路队,上课时还不能说话,不能传纸条,一定要专心听讲,做一些自己兴趣所在的事情就会被指影响学习.我多年困惑,这样的教育到底意义何在?
当你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不会拿出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来考你,也不会用一道高深的化学实验来决定你的薪资待遇.我并不是说学校一无是处,只是我认为学会交际,学会相处,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并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才是学校应该教授的.而不是以分数来决定学生的优劣.可现在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往往太过于重视学分了.考试的压力无须多言,每年因为分数不理想而自杀的学生已经说明一切问题.而让我觉得很讽刺的现象是,有为数不少的高学历的“人才”不仅没有独立能力,也不会与人交往,虽然成绩一直很好,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不敢恭维.难道这就是教育成功的高智商“无能”人吗?
一个英文考试满分的学生很有可能无法与外国人交流,这就是应试教育,老师会告诉你怎样分析考题,如何应用小技巧,例如,选择题你拿不准的时候就选C,因为它出现的几率较高.但却无法使你具备与老外交流的能力.与英语“结仇”十几年的我在看了几集(注意不是几季)美剧之后就化敌为友了,可见学校的教育有多么的失败,它让原本十分吸引人的事物都变得枯燥乏味,原因是教授方法不当.
我十分“痛恨”那些把自己年轻时未曾完成的梦想强加于自己下一代身上的家长,没有准备好把孩子作为一个与你平等的人类看待,说明你还不具备作为家长应有的素质,你的孩子并不是你收藏的芭比娃娃,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无论他的年轻有多么小,他都有自己的思想,家长作为监护人的任务就是保证其安全,以适当的方法给与他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大事小事面面俱到的管制.学习的意义是要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在日后的时光里,无论学习何种技能都事半功倍.最大的失误就是家长用分数来评价孩子的一切,并以影响学习为理由阻止做他想做的事情.也许你不愿承认,但我还是要说:有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关乎家长的自尊心和脸面问题.
一切的学习都是一种尝试,为了找到自己的方向,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所在,而不是越学越窄,把自己牢牢的锁在分数的圈子里.不关心任何事,认为分数是唯一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衡量标准.
我并不是愤青,也不是教育的“反动主义”,但我真心觉得,在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远远比学校所能教给你的东西多得多,学习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就像首先你得是一个人,才能选择职业一样(I don't think anyone would say: I am a teacher, so I was human).所以如果你选择了一种不同的人生之路,曾经成绩不理想,一定不要怀疑自己,因为你有着巨大的潜能,记住,天才是不允许花费过多的精力在平庸的事情上的.他们注定要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