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香妍

(2024-08-09 19:43:20)
标签:

冯香妍

分类: 历史故事

冯香妍

    吴门人冯香妍,是一位教书先生的女儿,漂亮,又聪明。父亲早晚教她读书,四书五经只要读过一遍,就能背诵出来,胜过私塾中其他学生十倍。因此,父亲非常喜爱她,赛过掌上明珠。过去,她父亲在汉口做生意时,曾买过一个婢女,漱华,现在已经十四岁了,聪明伶俐。因香妍母亲早死,就让漱华给香妍作伴,以免寂寞。香妍的父亲在家办了私塾教书,同在私塾念书的还有一个姓杨的少年,是有权势人家的子弟,年纪同香妍差不多,长得清秀俊美,还会写文章。他们二人可以堪称一对才子佳人。香妍有时在庭前采花,同杨生相遇,两人眉来限去,互相都产生了爱慕之情。虽然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可是两人已经心心相印,默默地无言相爱了。

    有一天,香妍摘下一枝海棠,叫婢女拿去送给杨生,让他插在花瓶里,放在书桌上欣赏。海棠花用纸包好,放在杨生的书桌上。杨生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首绝旬。

    新月生凉夜气清,罗衣不耐坐深更。一钩未有团栾意,照著侬来分外明。

    孤影疏灯怕上楼,泪珠常向枕函流。秋来心事谁能晓,诉与天孙不解愁。

簪花字体写得异常的秀丽,杨生认为这诗比自己写得好。篇末虽没有署名,但他也知道这是香妍写的,便很珍贵地把它保存起来,想稻她一首。诗写了一半,就因病放下了。后来几次见面都想表白一下自己的心意,可是旁边有人,他只好低着头,抱着胸,自我感叹了

这时正赶上有亲戚来为杨生说亲,他知道了很不同意,而又不敢反对。后来听说亲事已成,他无可奈何,一个人闷闷不乐,很早就到私垫去了。看见香妍正在木樨树下,折了一枝花在那里慢步赏玩。一看见杨生,惊讶他为什么来得这样早,就招手要他过去。杨生走向前去,香妍举起手中的花送给他说 “这就是兄长蟾宫折桂,科举及第的兆头。杨生说:  “我的理想不在去月宫折桂,求取功名,而是希望同美女嫦娥百年偕老。怎么才能得到西王母的仙药,让我吃了飞到月宫去呢?香妍听了,两颊羞得绯红,正想回答,杨生又抢着说:  “谢谢你前些日子写给我的两诗,我已完全知道妹妹的好意,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了。我日夜所盼望的正是,“团圆这两个字,怪我们的缘分不好,事多磨难,父母正在给我说亲,我虽然不同意,但又不能把心里话告诉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逃婚了。我心中只有妹妹一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生一世,我也不能忘掉你。说完,解下身上的玉佩送给香妍,并为她系在胸前的衣襟上。忽然从亭子前面传来咳嗽声,香妍赶忙回避,杨生也就自己走开了。

傍晚,杨生家里派人私塾来找他,说他天也没有回家了。香妍的父亲说:“他今天从没来过这里。是全家惊慌,派人四处去寻找,哪里也不见他的踪影。

香妍知道杨生的出走是为了自己,她常常暗中哭泣,几宿没有合眼,在自己绣的观音大士菩萨像前祷告。聪明的婢女早已觉察到了香妍的心思,便借她。她如实地告诉了婢女,并示意耍她从中帮助听杨生的下落。

婢女有个兄叫元伟,是一个男子。年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要到京江去,顺来看望表妹妍的父亲热情款待,留他在家住宿。他窥见香妍,见她秀丽无比,举世无双,心里很爱慕她。回家告诉了父母,父母马派媒人来说亲。香妍父亲认为两家门当户对,对方又很有钱,于是就答应了这门亲事,接受了订婚的彩礼,不久就要前来迎了。

香妍听说之后大吃一惊,找婢女商量,除了远走高飞,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她们偷来了香妍父亲的衣帽,女扮男装,一起逃走。到了浒关,她们二人在河边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不知逃到哪是好。这时碰上了一只几天没有顾客的小船,前招揽生意,问她们去不去南京,可以少收船钱。同婢女上了船。到了南京住在旅店里,每遇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二人就到寺去游览,见着菩萨就烧香头求佛保佑

再说生出走之,心里也拿不定主意,不知哪里才好。听说扬州的风赛过大江南北,优美的园林,花木繁盛,使乘船前,在里租了一座房住下。有人告诉他庭院荒芜很久了,恐怕有妖怪出现。杨生说也不信,偏偏要在那里。

一天晚上,他刚刚点灯读书,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越走越近,房门的一声自己开了。一位妙龄女郎来他的面前,容貌绝美丽,穿著无漂亮。生吓得心里怦怦直跳,怀疑是鬼,急忙招呼伺候他的仆人快来,仆人已经睡着了。惊慌身直发抖。女郎娇媚地一笑,摆手阻止,对他说:“先生还想念你的意中人吗?"扬生忙问是谁。女郎说;  “冯家姑娘香妍,不是你所相的吗先生要见她,可随我来。随即拉着杨生的手走出门外,踏着月光走去,一路上只听见簌簌的落叶作响。一会儿,到了一所庄园,垂柳遮盖着石板路,稀疏的花枝围成篱笆,雕刻绘画的栅阑弯弯曲曲,小路也极幽静深远。女郎说: “这就是妙相庵,战乱之后只有这一个地方完好,勉强点缀这名胜的风景。"杨生跟随女郎围绕长廊行走,来到一座小亭。亭边有一位英俊漂亮的少年斜坐在石凳上,旁边站着一个僮仆正在那里指画着什么。女郎指着少年对杨生说“这就是你的意中人,千万不要忘记了。以后先生见到我时,请你留意,不要把我这个为你们牵线的‘红娘’忘记了。”杨生正睁大眼睛注意观看,忽见一只斑斓的猛虎从亭子后边窜出,直向他身上扑来。他骇得大叫一声,立即从梦中惊醒,原来他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盏孤灯还昏暗地点着,周围静悄悄的,一点声响也没有。回头寻找那位女郎,一点影子也没有了。他连声说“怪事怪事

天,他同主人谈起鬼怪的事来,顺便问起这里有没有一个叫妙相庵的寺庙。主人说:  “离这里只隔一道江。”并且还说南京多名胜古迹,那里是六朝的京城,自古以来就有名。杨生听了很感兴趣,马上就乘船前往南京。杨生每天必去妙相庵游玩,同庵里的住持渐渐熟悉了,要求租给他一间屋子,在那里读书。从此,无论是明月清风,还是白天黑夜,他都时时处处留意观察和寻找梦中所见到的情景。

有一天,他到亭子边观看斗鸡,看见一个长得很标致的少年,好象过去相识。他恍惚又来到了梦境之中。那位少年也目不转睛地望着杨生,他正想上前话,有一个书童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他说:“到处找杨少爷,原来在这里。"杨生问他姓名,书童说:“这里不是谈心里话的地方。少爷往在哪里杨生说:“离这里不过几百步。"书童问:“有和你同住的人吗”杨生说:“我向来喜好安静,从不同一般的人住在一起。”杨生转身对少年拱手说。  “这就是你的仆人吗太聪明伶俐了。仆人都这样文雅有札貌,主人就可想而知了。”少年羞答答地不说话,随杨生走下小亭,沿着曲折的小路,来到一间小屋前。房外正缨花盛开,红紫绚烂。窗外有几棵芭蕉,门额上写着“绿荫人静"。这小屋有内外两,外边一间是会客、休息的地方。里边一是卧室。坐下后,杨生对书童说:“我们好象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书童的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冯香妍这个名字,你忘掉了吗现在不过是女扮男装罢了。杨生高兴得跳了起来,说:“我早就认出是阿妹,只是你改了妆,我不敢随便相认。这个僮仆不就是漱华吗还仿佛认得。"香妍向他述说了别后的情况,杨生抽泣不已。她说“妹妹这次出来,冒称你的姓,在旅店中认识了冯侍郎的公子,因为我们二人很好,劝我秋天去赶考。我想考期快到了,同你一起北上,万一侥幸成功,然后再改成女妆也不太晚。

从此,香妍搬到了杨生的住所,白天读书,晚上谈诗歌。连着场考试都很满意,每次发榜都名列前茅。香妍装病谢绝宾客,一切应酬都由杨生代理。北上到了京城也是这样。会试时名次稍稍落后,但也考中了进士。等到杨生任命为知县,奉皇上的旨意回家完婚,香妍才改妆同返家乡。这时,潘家的小伙已经结婚,也就不再追究以前的婚事了。香妍和杨生结婚时,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礼。随后婢女漱华也成了杨生的小妾。

后来杨生调到河南固始当知县,判决诉讼公正,严厉打击罪犯,都很英明果断。在三年任期将满的时候,有个控告谋杀亲夫的案件,把犯罪的妇女押上堂来,他亲自审问,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梦中所见过的,为他与妍相会牵针引线的女郎。审她为什么谋杀丈夫,她伤心地痛哭不已,真是天大的冤屈。检验她丈夫的尸首,发现尸体枯瘦得象一个人干,绝无服毒的迹象。她的姑姑已有十多岁,还打扮得妖冶迷人。向群众进行调查了解,都说她的臭名早已远扬。杨生知道其中必有原,经再三审问,真相大自。原来女郎的未婚夫患有严肺病,快要死了。按迷信说法,马上结婚可以冲冲喜,病就可以好转。没有想到女郎嫁过去只有一个晚上,丈夫就一命呜呼了。姑姑的情人看见女郎长很美,就想奸污她,到了她的坚决反抗。后来又百般引诱她,她也始终不从。她姑姑的情人非常忌恨她,就同她姑姑商量,想拿诬告杀死丈夫的罪名来威胁她,让她听从玩弄。没有想到女郎的哥哥和弟弟听了很生气,登门大骂。她的姑姑恼羞成怒,就告到了官府,并拿钱向官员行贿定下了死刑。如果不是杨生为她翻案,就险杀害了。冤案平反之后,女郎很感激他的恩德,跟他一起回到了江南,也做了他的小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性病知多少
后一篇:布火使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