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板桥三山矶的传说

(2022-10-09 15:22:21)
标签:

三山矶

板桥

分类: 旅游归来

三山矶的传说

  三山矶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镇三山行政村长江边,高29丈,周边4里。三峰南北相峙,形势险要,古为军事要地。矶下江水湍急,回漩澎湃旧时木船过此,都设礼以祭。山上风化石类似太湖石,可砌假山。

  对此一江南名山,历代志书多有记载、它的雄伟中透秀丽的景色,更博得历代诗人墨客的热爱和咏叹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之名句;南朝诗家鲍照有还都三山望石头城之作。其它如晋代谢眺,宋代范云等均有咏三山之诗篇,传诵至今。

  三山南麓旧有三山寺,亦名“三山护国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规模宏大,景色清幽,有中金刚殿、正佛殿、观音殿、望江楼、纯阳阁、僧院等建筑数十间占地15亩,寺院公产有田地,山地共二百十一亩九分一厘。此外,寺内还有一六角井,名三山井。泉涌石中,味极甘美,时谓“不减惠山”。金陵梵刹志对三山风物之美形容为“……三峰连,中隐孤寺,钟韵霞际,涛声树杪,有矶头半悬江中,登者爽目”。

  三山寺于清雍正七年(1730)曾经重修,至建国初,已仅存佛殿二座,后亦废弃。今则唯余雍正年间重修时的石碑刻一座,碑长12米、宽075米、厚015米,记载当时重修经过和捐助人名单及银两数,字迹多有缺损。

  三山下的百米处有古渡口。据志书记载,三国时吴国曾设“三山渡”。

  这座名山有许多故事、传说。这里录下几则,以供游客知晓。据金陵梵刹志

  朱元璋藏身三山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登基之前,曾在长江边上被打败了,单身逃上一只渔船渡上了三山。当时天色已晚,就找了座破落的山神庙暂且藏身。待他身进庙门,有一只大蜘蛛拦门结了一张蛛网,把庙门网得满满的。这时追兵赶来,到处找不到朱元璋,后想进破庙搜查,只见庙门尘土堆积,满布蛛网,料是无人进出过,便一声呼啸到他处搜查去了。朱元璋躲过这场大难,发愿谢神到他做了皇帝以后,就叫人建了这座寺院,所以三山寺又称“护国寺”。

胡敬德打鼓邀乡亲

三山村有座宋山庙,二进大殿上正中供着一尊黑脸神当地人说此神就是胡敬德。还说胡敬德就是唐将尉迟恭,家住骆家圩(原三山自然村后征地)。他大半生戎马生涯,老时落叶归根,回乡居住。因他长着一副黑脸络腮胡,仪态威严,家乡小一辈人都有一点怕他,不敢到他家串门。胡敬德见此情形,便琢磨出一个办法来。过年时,他准备了许多水果糕点,然后在门口敲起鼓。鼓声咚咚,招来许多好奇的儿童、青年胡敬德笑脸相迎,招呼大家吃水果、点心,和他们起玩。大家见他脸虽黑心却好,从此非常敬重他,死后还祀进了宋山庙。三山村祖辈相沿的过年打神鼓的习惯就是由此而来。

  三山宝库

三山是座宝山,宝就藏在山肚里。山像宝库,有门、有锁,这开锁的钥匙就是宝中之宝了。

要问这宝钥匙在哪里?说来话就长啦!相传很早以前三山脚下有位种瓜老汉。他种的瓜个儿大,皮儿薄,咬一口水灵灵甜到心。这么一块种瓜好地,引得当地财主红了眼,做梦也想把它弄到手。

  这年老汉又种了一亩西瓜。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瓜纽儿拳头大的时候,连日暴雨,山洪差点削去一层地皮,一亩瓜眼看被毁了,老汉急得要命。雨停天晴后急忙去整理瓜田,忽然看到一根瓜藤上有一个圆溜溜的瓜纽儿,老汉又心疼又喜爱,把全身精力都花在这个瓜上。说也神奇,这个瓜后来长得足有百来斤远近人都说老汉种出了个“西瓜王”。一天,来了一位江西佬要买老汉这个瓜,一口出了白银1000两,老汉惊惑不解,再三追问。江西佬说:“这西瓜是开三山宝库的钥匙。只要在815日照中天时,用瓜敲打石门3次。口念“宝库,宝库开门来,三山宝库就会打开,得到你需要的一切东西”。老汉一听忙说:谢谢你的指点,我的瓜可不卖了,因为三山脚下穷乡亲都苦了多少辈子,三山的宝长成就是三山穷人大伙儿的。江西佬见老汉诚恳,也就作罢走了。

  人说,路上讲话,草里有人。这件事被财主知道后,便抢先在当晚把西瓜偷去,然后如法敲开了三山石库门。哎呀!只见里面全是耀眼的金银财宝。他正贪婪地向大口袋里装财宝时,不想身后“嘭”的一声,石门关上了。从此,他再也没有出来,宝钥匙也就随着永藏山里。

  从这以后,人们年年在三山脚下种植瓜,希望再长一把宝钥匙来。

  三山矶江神显神灵

  前,大官叫陈尧咨。在他官登极威名显赫以前,曾经乘舟进京时泊在三山矶下。忽然有位老人对陈公说:。明天不过午时必有大风,请君珍重。”陈公听了将信将疑。次就托故没有开船,谁知到了中午时分,果然暴至,江面浊浪排空,行舟倾复,独陈公幸免于难。他正自惊叹,又见前日所遇老人走来,遂即迎上致谢,并询姓名,老人自称:我乃龙神所派巡江将官。陈公忙问:“我将怎样报答您的大德呢?”老人说:“但求得到一部金光明经,使我能得力获得迁升,就心满意足了。”陈公回到京里,便叫人抄了金光明经三部,派人专程送到三山矶下,祝告后投人江中一日,陈公在任上白天理事,久之身倦伏案而眠梦里又见那老人前来说:“陈公言而有信,特来致谢。我本来只求一部经书,承赐三部,我的官职已连升三级了。”言毕而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