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人物志徐鑫福

标签:
徐鑫福中央大学中大航空工程 |
分类: 历史故事 |
徐鑫福(1915.5—2008.2),男,1915年5月出生,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人。1929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灌云小学。1932年毕业于灌云县立初级中学(即现在的板浦中学)。1935年毕业于南京钟英中学。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0至1944年在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厂、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后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并在美国康绍尔飞机制造厂和英国格劳斯特飞机制造厂参加喷气式飞机等设计工作,并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1949年6月华北军区航空教研室飞机设计工作。1950年10月调华北大学工学院副教授。1952年10月北京航空学院101教研室主任。曾任北京航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8年2 月任北航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调北航三系(自动控制系)工作,曾任飞机液压与操纵教研室操纵专业组负责人,1986年8月19日离休。40年来,徐鑫福为中国飞机设计、制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航空事业的技术人才。
在华北大学工学院时曾编写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航空概论》《飞机构造与强度计算》等教材,著有《飞机零件设计》《飞机飞行操纵系统》,并承担相关教学任务。1952年建校初期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与全体教师共同编写了一系列教学文件,并建立了飞机构造陈列室、静动力试验室、起落架落震实验室、机库和停机坪等。曾讲授飞机构造与设计。米格-17,米格-19机翼结构分析的教学示范讲座。1957年6月代表教研室向院领导提出1958届毕业设计中全体师生共同设计一架真实飞机的建议,并得到院领导的支持。飞机工艺教研室、气动与强度教研室也表示赞同。1958年2月9日、12日,在人大一届五次的教育问题座谈会上,院王大昌、沈元副院长提出了教学结合科研、设计、试验,自行设计一架多用途飞机的想法,当即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和支持,并批准15万元所需经费。2月15日武光院长向全院做了动员报告,从而开始了"北航一号"的设计、制造和试飞工作。1958年9月24日“北京一号”轻型客机试飞成功。曾研究高速飞机起落架自动锁紧结构设计、超音速飞机随控布局、飞机控制与操作、飞机操纵计算机辅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