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克家与校刊古籍

(2022-04-01 18:11:26)
标签:

文选

资治通鉴

胡克家

江苏布政使

分类: 历史故事

胡克家(1757-1817),字占蒙,又字果泉,号果亭,江西鄱阳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五十年,补刑部主事,五十 六年迁员外郎,五十八年升郎中。次年,充广东乡试正考官。六卜年,充会试同考官,同年迁广东惠潮嘉道。嘉庆八年(1803),调河南开归陈道。九年,因治河有功赏加按察使衔,迁湖北按察使。十一年,迁江苏布政使。十四年三月,升刑部右侍郎,六月,授漕运总督,寻去职。十六年,江宁布政使,参与南河李家楼段水利工程。十七年,升安徽巡抚,此后因剿灭白莲教事有功有罚。二十一年,调任江苏巡抚。二十二年,因审案事涉罪,降二级留任,当年九月卒于任。 嘉庆帝念及胡母87岁,家无余资,旨令将胡克家摊赔王营减坝未完银26400两悉予宽免,令其子奉祖母回籍侍养,以示矜

胡克家与校刊古籍

工书法,力追钟王,与“三梁一王”齐名。

一生沉浮官场的胡克家虽数次遭议革职和降级任用,但总的说来是官运亨通的。在此值得提出的是,胡克家一生为官,却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倾心于学术。学问渊博的胡克家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并为后世所称道的,无疑应是他所校刻的《文选》和《资治通鉴》。胡克家与校刊古籍


萧统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它共选录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各体文章700余篇,所选作家,除无名氏外,共129家,都是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知名作家。《文选》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周代至六朝的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因此很受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有的为它作注,如著名的唐李善注,唐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昌向、李周翰注;有的致力于它的笺释和校勘,如清代的汪师韩、孙志祖、余萧客、胡克家、钱泰吉,梁章钜、胡绍英、张云璈等学者;有的将它镂板,如南宋尤袤刻本、明汲古阁刻本、明袁絅刻本、清胡克家刻本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据之学大盛,对《文选》进行校刻者蜂涌而起,但校刻精良首推胡克家刻本。嘉庆十二年(1807), 胡克家时为江苏布政使,据顾千里(顾广圻)、彭兆荪所说,花了100两银子向黄丕烈借抄其所藏的南宋尤袤贵池刻本《文选》,嘱托顾、彭二人遴手影摹,把尤刻本校勘重刻,并著《文选考异》十卷,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完成。比较尤刻本和胡刻本,可以看出胡刻本校刊较精,错误较少,胡刻本改正尤刻本明显的错误多达700余处(尚不包括《文选考异》中所指出的),当然胡刻本也存有不足,但其缺误仅有60余处。后世出版的《文选》各种本子大多以胡刻本为依据,今流行于世的《文选》中华书局本就是据胡刻本缩小影印而成的。胡克家与校刊古籍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系统地编纂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史事,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很有价值的编年史,《资治通鉴》自宋以来,出现的刻本不下十余种。但在众多的刻本中,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当属最佳的版本。这个胡不是胡克家,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胡三省(1230—1302),胡字身之,南宋天台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0)中进士,历任江陵、怀宁县令,寿春府府学教授等职。《资治通鉴》卷帙浩繁,为便于阅读,不少学者给它作了注释。《资治通鉴》现存最好的注本,就是胡三省的注。胡三省所撰《资治通鉴音注》无论名物、训诂,还是典章制度、地理、注释都为精当。但是胡三省音注元刻本,传世稀见,嘉庆 十七年(1813)春,胡克家时任江宁布政使,适获元初官刻本《资治通鉴》,于是他集资聚集工匠,在江宁孙星衍的 家祠里设局翻雕,参与其事的主要有顾千里和彭兆荪,嘉庆二十二年(1817)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告成。与元刻本相比,胡克家翻刻本更为完美。间有致疑,胡刻本亦不敢臆改,而是保留它本来的面貌。胡刻本完整地保留胡三省的注文,这对阅读《资治通鉴》有极大的便利,把司马光的《考异》散注在正文之下,而不单独刊行,对人们阅读也很有帮助。后来,胡刻本的板片在同治八年(1869)归于苏州官书局,该书局修刻若干板,印行流传。湖北崇文书局亦用胡刻本翻刻。现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标点本,即是以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为底本,参证宋、元、明各种刻本,加以校勘整理标点而成的。

胡克家与校刊古籍


应当说明的是,关于胡刻《文选考异》,近年来有的学者经研究考证,认为它主要出自顾千里之手,即是说《文选考异》的作者应当为顾千里。虽然如此,我们认为胡克家校刻的《文选》与《资治通鉴》,广为流布,沾溉后世,他在我国出版事业上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参考文献:

《江西省志人物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西省志人物志,方志出版社,2007.12,第264页

乔晓军编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补遗一编,三秦出版社,2007.07,第378页

吴长庚,周延主编,赣东北史话,黄山书社,1993.09,第91页

瞿冕良编著,中国古籍版刻辞典,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02,第604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