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集锦》唐·尉迟乙僧《如意轮观音》赏析

标签:
如意轮观音中国书画集锦真陀摩尼持宝金刚大梵深远观音 |
分类: 建筑艺术 |
《中国书画集锦》唐·尉迟乙僧《如意轮观音》赏析
如意轮观音,梵文Cintamanicakra-avalokitesvara/Cintamani-cakra)的意译(其尊名中的Cinta是思惟、所望、愿望的意思,mani为宝珠之义,cakra 可译作圆或轮),音译为振多摩尼、真陀摩尼,或称如意轮菩萨、如意轮王菩萨、如意轮莲花心如来。其意为以如意宝珠和法轮拔济一切众生之苦,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求一切心愿之菩萨。
法号源自“如意”和“宝轮”二宝;誓愿破“天道”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持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祈愿,救度众生如意;持轮宝,表示转无上法,济一切苦;因此,密教名其为持宝金刚,为密宗六观音之一,与天台宗的大梵深远观音相对应。《摩诃止观》:“大梵深远观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日本真言宗言大梵深远观音亦即如意轮观音。《如意轮陀罗尼经》云“如意轮观音有太神威,能满足一切有情一切胜缘。”有此大功德,如意轮观音为密宗主要供奉之菩萨,亦为显教所供奉。
如意轮观音一般为坐像,从二臂到十二臂形态多变,以六臂最为常见。本画中,此尊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头戴化佛宝冠,露发髻,向右微倾,右上手思惟撑头,呈托腮沉思之状,火焰波浪纹头光。颈部戴七宝项圈,左肩至右腹斜披络腋;六臂皆佩臂钏、腕钏,左腿盘右腿拱立于三层仰莲圆座上;右中手捧如意宝珠,右下手下垂施说法印,左上手伸食指支如意轮,左中手于胸前持一莲柄,莲花置于左肩上,左下手抚左腿按莲座,下着裙裾开扬掩座;背光中有大量锯齿纹和卷云纹,外周还有一条浅黄色光带,将菩萨全身包裹在光圈之中。菩萨头顶上方悬一覆莲华盖,悬垂宝珠。菩萨一手托腮,作思维相,显得自由洒脱,无比尊贵,令人敬畏。六臂姿态各异,各有寓意。
据《如意轮瑜伽念诵法》记载:六臂身呈金色,顶戴宝庄严冠。结自在坐,呈说法相。六手各有寓意:右面第一手拂面,坐思维相,表示垂愍有情众生,此手为救拔地狱道之手,第二手托如意宝珠于胸前,能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此手为救拔饿鬼道之手;第三手持念珠而倚膝,此手为救拔畜生道之手。左面第一手置于莲华瓣上,或按在一座山形物上,此物即“光明山”,是救拔阿修罗道之手,第二手持莲花,意为清净一切外道理论,此手为拔救人道之手,第三手捧法轮于眉前,能转无上正法,此手为救拔天道之手。总之,六臂广博体,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种种苦恼,救助六道众生之大愿。
所有变化身观音菩萨,都可体现六字真言的各种功德。藏传佛教虽然供奉如意轮观音,但不普遍;其咒语为:唵叭咪巴拉达盖阿师吽哌梭哈!
作者链接:
尉迟乙僧(公元7-8世纪初),唐代画家。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唐朝名画录》作吐火罗国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尉迟跋质那是隋代画家,曾被隋炀帝请至东都洛阳,善画宗教故事、异族人物、飞禽走兽等,称“大尉迟”,乙僧称“小尉迟”。其兄尉迟甲僧亦善画。贞观初(627—636),于阗王因他的“丹青奇妙”,便推荐他到京都,太宗李世民授以宿卫官,后封郡公。仪凤二年(677)在长安宝光寺东菩提院画《降魔变》等壁画。长安二年(702)前后,在长安慈恩寺塔下南门画《千钵文殊》《功德人物》和《湿耳狮子》等壁画,被誉为“精妙之状,不可名焉”。
初唐时,他与阎立本齐名,擅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大部取材西域各民族人物及鸟兽形象。他善于处理复杂多变的画面,构图布置宏伟奇异、匠意极险,颇有奇处。在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他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象、非中华之威仪”。曾在光泽寺七宝台后,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在长安慈恩寺塔前中间画“功德”和“凹凸花”,西间中间画《千手眼大悲像》;又在洛阳的大寺院如光宅寺、兴唐寺及大云寺等,画了大量的壁画,有佛像、菩萨、鬼神、净土经变、外国佛众图及黄犬、鹰、凹凸花等。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实为奇迹,获得时人的极高评价。《京洛寺塔记》中称赞他所画形象“颇有奇处,四壁画像及脱皮白骨,匠意极险。又变形魔女,身若出壁”。据记载,其大画磊落有气势,小画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比起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的线条更为坚韧,中国绘画中的用线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唐人窦蒙评他“澄思用笔,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恺之)陆(探微)为友”。汤垕《画鉴》中评述他“作佛像甚佳,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可知其“堆”彩的浓重厚实,到了“不隐指”的程度,如用手摸画面,有一种凹凸不平的感觉,设色极富有立体感,因此,尉迟乙僧的绘画有凹凸画派之称。汤垕认为高丽的佛像,“其源于唐尉迟乙僧”。可见他的绘画技巧和风格,不仅对中原各地有影响,甚至远及邻邦。
尉迟乙僧不仅把西域画法带到了内地,他也吸收了汉族的传统画法。为了传播自己的绘画经验与技巧,他还收了学生,如唐代山水画家陈庭,就是他的门徒。尉迟乙僧对于促进各民族绘画艺术的交流,丰富唐代的绘画艺术,是作出了贡献的。
如意轮观音类经典的传译
(6)《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一卷,善无畏译。
(7)《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金刚智译。
(9)《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一卷,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