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民间祈子风俗

(2021-03-04 17:25:55)
标签:

吃卵求子

偷瓜求子

偷菜求子

送灯求子

张仙送子

分类: 民俗
祈子风俗
求子习俗与早期先民们的图腾密切相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人丁兴旺的家族理想,是民间社会中求子习俗屡盛不衰的社会原因。按照乞求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通过某种象征物来求子、通过祈求某位神灵来求子和通过对生,殖,器,官的崇拜来求子等几种习俗。
中国民间祈子风俗


通过某种象征物求子的习俗中,鸡蛋是最普遍最盛行的一种求子象征物。卵与生子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最为流行的“吃卵求子”习俗,来自商代对“玄鸟”的崇拜,由此产生了三月三日上巳节用鸡蛋作为求子的象征。杜甫《丽人行》一诗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的就是这一节日习俗。民间流行“吃喜蛋会有喜”的求子习俗,“喜蛋”是指新娘子嫁妆里那只子孙桶内所放的红蛋。婚后久不生育的妇女吃了喜蛋之后,据说很快就可怀孕。洗儿盆内所放的煮熟的红蛋,不孕女人吃了,据说也很快会有身孕。瓜无论是南瓜、冬瓜,都是求子的象征物,瓜蔓相连,象征着子嗣兴旺,江南一带民间流传吃南瓜求子的习俗。《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说,清明节这天,不育夫妇预先准备好一个南瓜,放在锅里烂煮,在中午捞取出来,夫妻并肩坐好,尽量把这个南瓜吃掉,之后必然会得子。湖南衡阳有中秋节晚上“窃瓜”求子的风俗,瓜是冬瓜,绘成彩色的人面目。亲友们要提前数日,在别人家的菜园中偷窃冬瓜一个,并且不能让菜园主人发觉。然后鸣金放炮,把瓜送至预先选定的人家。女主人得瓜后,立即剖开吃掉,俗称这种求子方式最灵验。贵州地区也有这种风俗,但偷瓜晚上,要故意使被偷人知道,以惹其怒骂,并且骂得愈厉害愈有效。葫芦也被作为求子的象征物。《梦粱录》记载,在秋天社日,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赠送给新媳妇的礼物就是“新葫芦儿”新枣儿”,俗称为“宜良外甥儿”。求子的象征物由卵、瓜、葫芦儿延伸到枣、灯之类,隐含的都是始祖崇拜的求子习俗。
中国民间祈子风俗


请灯、送灯、开灯、游灯、抢灯的求子习俗,多在南方地区流行。江苏淮安有“送灯求子”的风俗。元宵节后,二月初二以前,未生育人家的亲友送灯,表示祈求子嗣。送灯笼时要先择好个吉日,届时约集十余人,锣鼓喧腾,乐声大作,前去送灯。灯笼要到土地祠庙去请,而且必须有一个孩子坐着轿子同去。请来的灯笼,要用红帛缠绕,挂在轿门上迎回。不少地方还流行送“孩儿灯”,送的灯如有残缺损伤,预示着将来出生的儿女也要残疾,因此,灯一定要“手脚齐全”。广东海丰在正月十三那天,神庙里或宗祠里都挂起许多花灯,打锣敲鼓,叫“开灯”。普通人家也要邀请亲戚邻居聚餐宴饮,称为“庆灯”、“喝灯茶”。有的一族族众联合举行,动用公产来办“灯酒”,在祠堂里庆祝“添丁进口”。潮州有两句俗谚:“有游灯,家里生千丁;无游灯,家里要绝种。”可见游灯与添丁是密切相关的。江苏金湖一带还风行一种奇特的抢灯风俗。自除夕到正月初二,土地庙门前都挂有两串共13只灯笼,称为“点天灯”。初二这天,久婚不育的夫妻,就请人去抢土地庙上的灯笼,称为“抢头灯”,每年只抢第一盏。如果生了儿女,父母要去土地庙还灯,并答谢土地。通过祈求某位神灵来求子的习俗,在民间最为普遍流行,这些神灵有送子观音、送子张仙、金花夫人、泰山娘娘(奶奶)等。送子观音就是“观音菩萨”,是中国人最崇拜的一尊生育女神。观音自唐代以降变成女性,具有帮助人类生育的特殊责任,尤其是送子观音更为善男信女所崇奉,几乎每家都要供奉。
中国民间祈子风俗


张仙在众多的送子神仙中是唯一一位男性“送子”神仙。这一求子习俗据说来自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原是后蜀孟昶的妃子,蜀亡后“身在宋廷心在蜀画了孟昶的一幅画像,悬挂在房间,说是蜀中保佑妇女生育的神,号称“张仙”。这种习俗很快蔓延到了民间。在民间,张仙多绘于纸上,供于内室。北方的张仙”手执金弓、银弹,作弯弓欲射状,还画有五个男孩,或画有一只麒麟,取“五子登科”或“麒麟送子”之意。南方的张仙画像多贴在床沿前供桌的上方,也是“弯弓射天狗”的形象,中悬一盏琉璃灯,每晚必点燃,名为“添丁灯”。
金花夫人也叫“金花娘娘”,又名“金花小娘”,是一位祈嗣有应的灵验女神。广东金花娘娘的金花庙遍及各地,年年要举行金花会。《广东新语》记载说,金花夫人是一个女巫,一直没有出嫁,善能调媚鬼神。后来金花夫人溺死在湖中,人们为她建造了祠堂,加以奉祀。当时流传说:“祈子金花,多得白花,三年两朵,离离成果。”《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说,金花夫人本是一个处,当地的巡按夫人在分娩时难产,金花夫人被请到巡按衙署,还没有走进门,巡按夫人就顺利诞生了一个儿子。从此,凡是不孕、难产的妇女,都要去请金花夫人。金花夫人投湖而死后,成为了妇女生产的保护神。每年四月十七日是金花夫人的诞辰。由金花夫人,又衍化出花公花母等。
中国民间祈子风俗


泰山娘娘又叫“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是北方女神中的女皇,据说居住在泰山顶的“玉女祠”。碧霞元君原来主管妇女生育及小孩平安健康,后来逐渐变成兼管一切的女神,成了黄河流域最有权威的女神。北方各省城及京师均建有娘娘庙、泰山行宫等。凡妇女祈子,祈求生产平安,祈求儿女易养长寿,都去求她。每年的四月八日,相传是泰山娘娘的诞辰。全国最有名气的是北京妙峰山的四月初八碧霞元君庙会,是日万头攒动,热闹异常。
在民间还有崇拜生,殖,器官来求子的习俗。据说伏羲陵园内有一座“子孙窑”,不孕妇女摸后便可以怀孕。四川盐源县有一个石洞,被当作女性,生,殖,器而颇受崇拜。长汀县近郊朝斗岩的三雄宝殿有一个,裸,体,男童神,名为“吉祥哥”。据说服食了从“吉祥哥”的“雀,雀”上刮下来的石粉末之后可以怀孕。“吉祥哥”大多用木头雕刻,身高尺余,身穿红色花衣,着开裆裤,胸前挂一香袋(钱包)。久婚不育的妇女在敬香时,一边大声祷念,一边抚摸“雀雀”,据说也可以保佑其生子。
桩被当作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在一些地区有“偷桩”的求子习俗。新年之夜,不孕的人家,把别人家的船桩偷来,认为便可以让不孕妇女怀孕。江苏盐城、阜宁一带,从前也有在正月初六、十六、二十六送桩求子的习俗。桩可以是牛桩、船桩、桥桩,事先藏在桥洞或田头角落,不能让人瞧见。这种桩据说是偷来的才灵验,如船桩在未送到之前被发现,纵然已被偷回家中也不灵验。
其他的求子习俗也有很多。正月十六前夜,北京妇女有“走桥”和“摸钉儿”的求子之俗。妇女们在走桥时,要前往正阳门或前门摸一摸门洞里大门上的铜钉,据说如此可以得到神灵庇佑,使妇女怀孕。北京城内还流行粘贴“宜男歌”的办法来求子歌词是:“五更风结桃花实,二月春深燕子飞。”由年高望重、多子孙的人用红纸代书,写好后不能让妇人、鸡犬看到,然后粘贴于夫妇房中常坐卧处的最上头,据说此法求子多有应验。
还有一种“打生”的求子习俗。未孕妇女偕女伴一起去城隍庙,女伴预先折几根细竹,俗称“神鞭”。求子的妇女裸露肩膀,跪在神前,女伴们就用神鞭轻轻地鞭打求子的妇女,一边打一边向神祝祷:“愿神鉴我诚,赐我石麒麟。”而在一些地区存在的“棒打求子”风俗就比较残忍了。每年正月十五早上,村内男子自发组织起来,把不孕媳妇前拉后推,沿着粪池,使用木棒、扫帚柄、小青竹之类的东西,往她身上乱打。据说一定要把不孕媳妇的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才有效果。这就是所谓“棒打出小(孝)子”的陋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