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重阳
王重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77
  • 关注人气:4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愈送穷文赏析

(2021-02-17 21:23:54)
标签:

韩愈

送穷

分类: 文学

【赏析】

韩愈是一个汲汲于王朝中兴、志欲重振儒学道统的人,但自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后,一直到元和时任国子博士期间,长期困于仕途,心境苦闷愤激。虽志大虑深却投闲置散,因才高德美而动辄遭忌,以至到了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进学解》)的困顿穷愁境地,于是他在元和六年正月,借传统的“送穷”习俗,来发泄心中的一腔忧愤,写了这篇传诵千古的奇文。

第一段以郑重庄严的态度煞有介事地写“送穷”仪式,他让仆人用柳枝作车,缚草为船,并准备了充足的干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向穷鬼作揖相送。说自己听说穷鬼要走,不敢(其实根本不想)问所去的地方,因此特意准备车船和干粮,选择良辰吉日,希望穷鬼吃饱喝足,“携朋挈俦,去故旧新”,像风飞电驶那样赶快离去,好让自己一身轻松。“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三句从内容上看表现出作者急于送走穷鬼过上轻松自由生活的愿望,而从结构上看又引出穷鬼们的番争议,是非常巧妙的过渡。

第二段写穷鬼十分惊耸,并说出了一段出乎意料的驳难。实际上作者是借穷鬼之口诉说自己四十年来的坎坷经历。“子在孩提,吾不子愚”,指作者三岁丧父,就养于兄嫂,十岁时随兄迁居南方,而十二岁时兄殁南方,因此随寡嫂艰辛度日,穷鬼就在这时紧紧与作者相附。后来“子学子耕,求官与名”,穷鬼更是“惟子是从,不变于初”,作者经历了“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上宰相书》)的挫折,在这样的蹭蹬之中,即使作者对穷鬼们大声呵斥,而穷鬼竟然包羞忍耻,“志不在他”。后来作者终于入朝做了监察御史,仅三个月就因为为民请命而遭非罪之罪,贬为阳山县令,在那“热烁湿蒸”的瘴疠之乡,穷鬼们也一样遭受了“百鬼欺凌”的境遇。在太学任博士的四年时间里,作者生活清贫,“朝齑暮盐”,却遭到猜疑诽谤,也只有穷鬼们“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表面上看穷鬼们是表现出忠贞不渝紧紧跟随的品质,实际的用意则是表现出作者无法摆脱穷鬼走出困顿的悲苦命运。因此穷鬼的话听起来越有理有据,而实际上反衬作者的内心就更加痛苦无奈。穷鬼们在占有充分的理由后,向作者反问:“于何听闻,云我当去?”并认为这是由于别有用心的离间。因为鬼不是人,所以不需车船;因为鬼只享受食物的馨香,因此干粮可以捐弃。并说他是子然一身没有朋友,务必请作者说明清楚,表示“情状既露”,不打算回避。鬼的咄咄逼人,活灵活现,既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又引出作者一番义正词严的驳责。

第三段写作者对穷鬼的责难。先以“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的谜语幽默而醒目地说穷鬼的朋友有“五”个。他们的宗旨是让作者“捩手覆羹,转喉触讳”,面貌令人讨厌,说话没有意味。第一个穷鬼叫智穷”,他让作者自标置,不同流俗,讨厌圆滑而偏爱方正,将奸诈欺骗视为可耻,不忍心伤害别人。这本是一个正人君子应具的美德,然而却让作者陷入“智穷”的绝境,足见当时是怎样的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世界!接下来的诸鬼都是运用正话反说。第二个穷鬼叫“学穷”,他让作者轻视术数与玩弄概念的时髦学问,而致力于发掘高深幽渺的道理,酌取百家之言,把握神妙的关键。第三个是“文穷”,让作者拥有多方面的专长,为文奇奇怪怪,与众不同,却不堪世用,只能自我消遣。体现出孔子“吾不试,故艺”那样的深沉慨叹。第四个是“命穷”,让作者“影与形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这简直是“命与仇谋”啊!最后是“交穷”,即使作者真诚待人,可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陷入“私不见信于友”的尴尬境地。这五鬼就是作者最大的“五患”,他们“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这是多么沉痛的概括,而这些穷鬼又是“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让作者无法摆脱他们的控制。作者的这一通责骂,实际上是为了展现自己光明正大的胸怀、高远幽洁的旨趣、忠诚坚贞的操守、勇于创新的精神、无愧于天地的形象,在颠倒中展开文思,形成奇趣,用嘻笑怒骂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和庄严端正,于幽默诙谐中见出作者的自尊与自负,而自尊自负的背后又是悲痛惨的血泪,这是作者对命运的一腔悲愤淋漓的控诉。

第四段写面对作者犀利的责骂,穷鬼们反而更加振振有词,足见韩文在变化中不断掀起高潮的艺术手腕,作为论难体,主人的驳词已经将文势推向了顶峰,本应以五鬼的败落收场,可是韩文气势充沛,波澜横生,却另出新境。先描写五鬼被切中要害的责骂后的表现:“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这正是上文所产生的必然效果,但这只是洄澜的暂时停顿,五鬼迅速反驳,以更大的声势和理由压住作者的驳难,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耍小聪明其实非常愚蠢,因为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的光阴,所以五鬼这是在为作者树立百世不磨的大名,五鬼所说的“惟乖于时,乃于天通”却也是真谛,在这个颠倒的社会中,都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死后享美名!五鬼们还说手里虽有美玉,却想来换一张羊皮;尽管有肥肉甘旨,羡慕糠糟稀粥;虽然遭到作者的斥逐,但不忍疏远离去,如果不信可以查证诗书,因为“君子固穷”是儒家的人生宿命。穷鬼占据了儒家社会政治的最高伦理准则,所以作者只得认输,“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于是一场庄重肃穆的“送穷”竟然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留穷”。文章也就在一落千丈后,在余韵缭绕中留下无尽的回味。

韩愈的《送穷文》显然是在模仿扬雄的《逐贫赋》,但在立意上超过了后者。谢榛说:“扬子云《逐贫赋》曰:‘人皆文绣,予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予何为欢?’此作辞虽古老,意则鄙俗。其心急于富贵,所以终仕新莽,见笑于穷鬼多矣。”(《四溟诗话》卷四)指出扬雄的立意着眼于个人的遭遇,追求富贵之心急切,所以显得卑劣鄙俗,而韩愈则揭示出正人君子光明磊落却反遭困顿失意的命运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并表现出君子固穷、坚贞中正的品行。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之二》说:“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用俳谐滑稽的文笔来表现壮土胸怀,这一评语对扬赋似有欠妥,而用来评韩文则最为恰当。

在语言表达方面,韩愈采取四言韵语为主的形式,全文152,其中四言句126,占绝对优势,但韩愈又灵活地组织进散句,恰当地使用了对偶与排比,使文气流畅自然又富于波澜。作者善于写生刻画,对五鬼的神态、语言、心理的描摹非常传神,能营造出鬼气阴森、诙谐怪谲的氛围在词语锤炼上更见功力,如本文中就有“去故就新”“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蝇营狗苟”“垂头丧气”等为人熟知的成语,表现出韩愈务去陈言善于创新的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总之,全文运用讽刺、反语笔法,既富于幽默情趣,又能够寓庄于谐,形成诙谲诡怪的独特风格。

摘自吴振华编著“唐宋散文品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