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子山取过四个名字

(2019-10-29 20:44:41)
标签:

绵山

介子推

游子山

真武庙

游山

山取过四个名字

    山座落在高淳县城东北十多公里的地方,海拔不到二百米。山不算高,只因历史上有几位大人物到过这里,留下一些轶事趣闻,所以名气不小。高淳人一直把游山看成是家乡的象征,曾经有“高淳人看不见游山头就要哭”的说法,可见游山在高淳人民的心目中就是一座母亲山,一座难分难舍的山。

    游山起初叫“绵山”,取“福泽绵长”的意思。它从大茅山发脉而来,在固城湖边高高竖起来,十分显眼。传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叫介子推的义土,因不想封官领赏,带着老母隐居在绵山。隐居的消息传到一直想请他“出山”的晋文公耳朵里,文公求贤心切,想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他出来,结果竟将母子俩活活烧死在山上。这次事件发生后,绵山变成了焦土一片,再不见往日的郁郁葱葱。当地群众面对眼前荒凉的情景,十分痛心,就将绵山改名“凉山”,表明凄凉的心态。

晋文公误杀介子推的事发生后不久,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楚国,要找楚王谈论天下大事,宣传他的一套礼教纲常。当时高淳属于楚国,固城就是楚王的行宫。这里与吴、越交界,是楚国与吴、越相互争夺的前沿阵地。孔子听说吴、楚、越三国在固城一带打来打去,战争连年不断,当地百姓灾难深重,就带领一班弟子赶来考察。经过凉山时,他就在凉山东麓(即今东坝镇的高家)设坛讲学,向闻讯赶来求教的读书人讲经说法。这时的凉山经过当地人一番苦心经营,已不再荒凉。山上芳草萋萋,树木成林,清秀诱人。一天,孔子在众弟子陪同下,游山兴致勃勃地登山观景,爬上了凉山的顶峰。正当他被眼前的湖光山色看得入迷时,一群大雁排着长长的队伍从天空飞过。大雁南飞,举目远眺,袅袅炊烟,依稀如见故乡曲阜顿时勾起他游子思归的念头。传说孔子在凉山讲学结束后,就没有再到别的地方去,带上几名得意门生回到了老家山东。当地人怀念孔子,就将凉山改名“游子山”,还在他讲学的地方建起一座孔子祠。孔子祠后来改建为孺童寺,一直是当地办学启蒙的场所。

其实,不仅孔子来过相传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渡海来华弘扬佛法时第一落脚之处也是游子山。清朝,道家门徒见这里静、奇、秀山下农田肥沃山上松竹葱绿于是在游子山顶建起了道家寺观玄武庙。因此游子山事实上是集儒、释、道于一身的“三教圣地”。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一路上被江南的山水风光所吸引。他在去广德天寿寺的途中,听说金陵石头城南有座游子山,滨临大湖,尽收湖光山色之美,就转道到了高淳。这天天气晴好,暖风习习,乾隆在众随从簇拥下,登上了游子山顶。他面朝南边举目远眺,只见山下万顷碧波涌向天边,水天一色,好大的气势!惊讶之余,转身问随从:“山下的大湖是何来历?”随从告诉他,山下的大湖叫固城湖,因古固城而得名。接着又讲了一段有关古固城吴楚相争的史话给他听。乾隆边听边点头,连连称赞好地方好风光。再转过身去,又见北边山峦起伏,古木森森,好似苍龙腾飞,欲向天际遨游。他被这里的湖光山色看得出神,在山顶转了一圈又一圈。这时,山上真武庙的道长听说乾隆皇帝驾临,连忙赶来“接驾”,恭迎皇上进庙休息喝茶。众人进庙后,道长献上本地上好的香茗、茶点,让乾隆品尝。乾隆吃得开心,问了些当地的风俗民情后,又向道长打听游子山山名的来历。道长听到皇上问他游子山的来历,就绘声绘色地把孔子曾经登山赏景,在山上叹吟思归的情景,讲故事一样说了一遍。乾隆听了呵呵一笑,接口说:“想不到孔老夫子也曾到此一游,朕今天可算是步其后尘来也!”停了一下又说:“他老夫子来了,这山改名游子山,今天朕来了,就改名游山吧。你游我游,大家都来游自古道,皇帝是金口玉言,乾隆说改名“游山”,谁敢不听?从此游子山又改名游山,一直叫到现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