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生命科学是探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界。据统计,地球上现有动物100多万种,植物30多万种,构成了一个万紫千红、令人神往的世界。人类只是生物界的一份子,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份子。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因此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人类长期与不良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结晶。它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是因为自出现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年轻是因为它发展为一门实验科学仅400多年历史,而且还在高速发展,方兴未艾。
然而,有关医学的定义古今中外仍未找到既完整、确切,又为大众公认的解释。中国古代一般认为“医乃仁术”,即指医学是一门治病疗伤、普度众生及仁爱高尚的技术或事业。古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至公元前377)在《希波克拉底箴言》的第一句中写道:“生命短暂,医术长青,机遇难逢,经验常谬,确诊实难。”高度概括了医学的神圣和重要,以及医疗活动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后来古希腊人把它定义为“医学是至圣的健康之术”。

到了近现代,有关医学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法国医学家罗希(Roche)在1926年版《医学导论》中指出:“医学科学以研究疾病为对象。医术以维护和恢复健康为目的。”中国著名医学家黄家驷在1979年版《谈谈医学科学》中指出:“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研究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和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1989年版《辞海》关于医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从人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临床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消灭的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艾钢阳在1986年版《医学论》中提出:“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程志等在1995年版《医学导论》中提出:“医学是认识生命活动规律,保持和增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人类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全面健康的科学知识体系与实践活动。”
上述各家关于医学的定义各有其侧重面和角度,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认识医学的本质属性。概括起来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学除了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外,还具有社会科学的部分属性,故在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医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第二,医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复杂的人类活动及健康与疾病等重大课题,所以其基础必须建立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上。
第三,研究医学问题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学会辩证思维。既要重视和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又要认识和调动机体防御疾病、修复损伤的自卫功能。
第四,医学的任务不仅要防病和治病,而且要遵循现代医学的规律,主动积极地增进和改善人类的体质,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摘自顾鸣敏主编《医学导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