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路9号卓君卫(九烈士卓还来之父)公馆

标签:
卓以定珞珈路9号卓孝复卓宣谋卓还来 |
分类: 建筑艺术 |
珞珈路9号卓君卫(九烈士卓还来之父)公馆
卓君卫公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珞珈路9号,路东段南侧,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约290平方米。现存主楼坐北朝南,高2层,局部3层,红砖外墙,木制门窗,四坡顶,人字顶交错,红瓦、青瓦,南侧三楼为露台,具有闽南地区的现代派洋楼风格。
珞珈路9号民国建筑原产权人卓君卫,后由卓君卫将该处委托中央信托局售予美国驻华大使馆,1949年后为军管会征用。现为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退休干部住宅。2014年6月30日珞珈路9号民国建筑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卓君卫,福建闽侯人,为卓孝复(字凌云,又字芝南,号巴园老人)四子,曾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参事,其妻聂其纯为曾国藩外孙女,其次子卓还来(菊花台外交九烈士之一)。
人物链接:
卓君卫(1891-1950),即卓宣谋,字君卫,别号默庵,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毕业于度支部财政高等学堂经济专科、北洋大学堂及英国林肯沁法专学校。据说还曾有留日经历。回国后历任内政部、司法部秘书,广西省银行总经理,通县农工银行行长,河北省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929年2月6日任命为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第二科科长。1932年任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董事。1932年3月5日任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参事。后任驻汉口办事处主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合作事业委员会委员(1935年9月17日任)兼金融股主任,正丰矿务监督。因精通日语,交游广泛,1937年初,卓君卫被北平市政府参事、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1891-1960)聘为宛平专署外交秘书,同日军周旋。
抗日战争时期,随国民政府内迁到重庆,任经济部参事(1938年8月22日—1942年5月18日),审查会计师资格委员会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经济专门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任上海茶叶输出业同业公会监事,北平市地毯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中国茶叶协会常务理事,农商银行监察人,上海渔市场理事,振兴茶叶公司董事长,在上海金陵西路197号经营忠信昌合记茶栈。1950年因癌症故于上海。著有《京兆通县农工银行十年史》1927、《农工银行救国论》、《商事疑义解释汇编》1937、《新县制与县乡银行》1941。
卓还来(1912-1945),福建闽侯人,1912年5月出生于北京。祖父卓孝复于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后中进士。卓还来幼年笃诚好学,12岁以前已读过许多经史典籍,且能写文章。北平汇文高中毕业时获文科榜首,保送燕大政治系,主修国际法。1933年以荣誉生毕业,考入以国际法著称的法国政治学院,在各国选派的八十余位留学生中名列前茅,并于毕业时获优秀奖,又被保送巴黎大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论文题为“中法战争之起源(1884-1885)”,又以法文撰写《各国在华之租界》一书。同年回国入外交部任科员,1937年奉派至西贡任副领事。时适七·七抗战开始,南京失陷,国府迁重庆,西贡成为地缘政治重镇;1939年西贡领事叛投汪伪政权,卓奉派代理其职。
1940年,卓升任驻英属北婆罗洲首府山打根领事。他遍访全州及沙劳越各地华人社区,为祖国募集抗日捐款,数额居东南亚之冠。1942年初日军占领山打根,因卓拒交领事档案,乃连同其妻女及襁褓中幼儿被关入战俘营,后屡被迁押及威逼利诱,终不屈服。1943年当地神山游击队与华侨在亚庇沿海活动,遭优势日军袭击,侨胞死难二千余人。卓与部分英国战俘被移囚此城,闻讯后极为悲愤。1945年盟军反攻,加剧轰炸日军没施,战俘营中弹,卓被烧伤,幸为侨胞施救。每次轰炸,日军四散逃避,战俘营仅余哨兵一人,侨胞纷纷劝说卓趁机逃走,卓因恐侨胞遭受报复,不忍离去。至7月6日,日军佯称将战俘他迁,卓与同室四名欧洲籍战俘被宪兵押走,从此失踪。直至日本投降两个月后,亚庇官员至根地咬调查,终于在机场跑道附近将五人尸体挖出,证实遇害。日本投降后,杀害烈士的日本宪兵已被英国当局缉获处以绞刑。司徒雷登校长为卓所作悼辞中说:“卓还来出自名门,弟妹多人均曾在燕大就读,具有中国传统中最优秀品质,是我校毕业生中之典范。”1946年南京外交部允准烈士遗骸归葬于南京中华门外菊花台。
1947年马来西亚山打根华人和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驻山打根领事卓还来烈士设立“卓故领事还来公被害纪念碑”。1959年7月16日,在卓还来烈士遇害14周年时再立第二座纪念碑,碑高3丈,正面镌隶书“秉忠蹈义卓领事暨同难四人纪念碑”(四烈士指沙捞越内阁总理李高洁、古晋胶园经理麦度律、山打根名医笃士、美籍工程师威玛),碑基刻有卓还来简历。1985、1987、1992、2012年,南京各界人士多次为烈士举行纪念公祭活动,1989年我国政府为卓还来正式颁发“革命烈士纪念书”。
2012年10月31日美国心理学家卓以定来到菊花台,替父亲卓贶来在卓还来的墓上献花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