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2016-11-10 22:26:40)
标签:

内经

素问

冬三月

分类: 医学常识

经文曰: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注释】冬天的季节,水因寒而冰冻,地因寒而坼裂,万物生机都潜伏起来,故称为“闭藏”。这时人们不要扰动阳气,应早些睡觉,迟些起床,起床和睡觉以日出和日入为准,使意志好像埋伏藏匿般的安静,好像有难以告人的私情,又好像已经获得了秘密一样的愉快,避免严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致闭藏的阳气受到影响,这就是适应冬天藏气的调养。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就要损伤肾气,到了来年春天,就要发生痿厥之病,使人适应春天生气的能力减少。


 冬属水而主藏,阴气蛰封,此谓闭藏。言其蛰闭归藏。天政严寒,水冰地裂,保守精神,无扰阳气。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沉伏不发,若隐匿不宣,若有私意暗存,若有独得秘宝,去寒就温,以避杀厉,无泄露皮肤,使卫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水令闭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水,水衰不生肝木,春为痿厥,阳气不藏,则水寒不能生木。所以奉木令之发生者少矣。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四时自然之令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郁而变作,是君火失胎,夏为寒变之由也。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虚而空洞,是风寒乘袭,秋为痎疟之由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枯焦而壅满,焦即痿论肺热叶焦之意。是相火失藏,冬为飧泄之由也。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寒陷而独沉,相火蛰藏,则肾水温升,而化乙水,少阴不藏,相火外泄,水寒不能生木,故肾水独沉。是风木伤根,春为痿厥之由也。

 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肝为足厥阴乙木,胆为足少阳甲木,心为手少阴丁火,小肠为手太阳丙火,肺为手太阴辛金,大肠为手阳明庚金,肾为足少阴癸水,膀胱为足太阳壬水。逆春气,病在肝木,而曰少阳不生,逆夏气,病在心火,而曰太阳不长,逆秋气,病在肺金,而曰太阴不收,逆冬气,病在肾水,而曰少阴不藏者,以春夏为阳,故言少阳、太阳,而不言厥阴、少阴,秋冬为阴,故言太阴、少阴,而不言阳明、太阳也。

 

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生死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万物发荣于春夏,枯悴于秋冬,是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根本也。若违阴阳之宜,而逆其根,则伐其本源,坏其天真,出生而入死矣。所以圣人于春夏阳盛之时,而养其阳根,阳根在阴,秋冬阴盛之时,而养其阴根,阴根在阳。盖春夏阳旺于外,而根则内虚,秋冬阴旺于外,而根则里弱,养阴阳以从其根者,恐其标盛而本衰也。根本既壮,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生长者,天地之大德,秋冬之收藏,所以培春夏生长之原也。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唯圣人从之,故身无苛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从阴阳之理则生,逆阴阳之性则死,从之则无有不治,逆之则无有不乱。从者,顺也,反顺为逆,是谓内与道格。唯圣人从之,故身康而无苛病,万物皆无所失,生气不至败竭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阴阳之理,逆之则灾害生焉,唯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即上文养生长收藏之道也。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佩与背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正此谓也。盖病有本,乱有源,道者,拔本塞源之法也,故病不作而乱不生。若已病已乱而后治之,则已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