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东门左所大街相关古迹和机构一览

标签:
浦口东门左所大街聚兴桥吴武壮公祠东门染坊 |
分类: 建筑艺术 |
南京浦口东门左所大街相关古建筑和机构一览
目前浦口新城的建设蓬勃发展,在把握跨江发展良好机遇同时,保护县城历史文化也是浦口区发展的重点。规划采取双城格局、整体保护,即保护江浦老城和浦子口城。浦口区内现有历史风貌区4片,分别是龙虎巷传统住宅区,左所大街传统住宅区,浦口火车站历史建筑群,浦镇机厂历史建筑群;一般历史地段2片,分别是浴堂街和江浦西门。同时,规划还确定桥林、汤泉古镇为一般古镇。
【东门明清一条街】
即浦口泰山街道东门左所大街,明洪武九年(1376),为加强对应天府的防卫而在该地设应天卫,驻重兵防守,分前、后、左、中、右五所。此街东近左所营地,故名。
明清时代和民国早期,浦口曾出现过享誉大江南北的繁荣。这条街南起鱼市口街,北至左所大街361号前的聚兴桥,当年这条长1060米,宽4.4米,南北走向的大街上竟有商号店面三四百家,其中有粮行六七十家(粮商收进江西、安徽等省舶来稻谷,再转售到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布店二三十家和染坊、漂坊八九家,油坊五大家,百货店、日用杂货店、竹器店、油漆店、烟酒茶店、药店百余家,旅馆、饭馆、浴室、茶馆等行业也很兴旺;少数巨商经营范围很广,项目较多,把生意做到日本东京、大阪和国内各大商埠。浦口染的绿布“京青”,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曾携带其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友人。地产皮鞋、皮帽、皮箱、手提包等各种皮革制品,也曾远销北京、上海、武汉、青岛,其中皮箱等产品于民国3年(1914)和民国4年分别入选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和巴拿马赛会。民国26年(1937)12月,日军侵占浦口后,工厂被日军占领,或停工,或遭焚毁,商店关闭,市场萧条。至解放前夕,除了铁路和海军工厂外,全区仅有的1家小型面粉厂和千余家商店、货栈已陷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1951年二道关并入左所大街;1953年曾家塘并入左所大街。文革期间一度改名红旂街,现街道二侧建筑东西相对称,高墙大院深巷,基本保留明清风格。总占地面积37.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91万平方米。大都是硬山式房屋建筑,有马头墙(即封火墙)。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控制地带。
位于东门左所大街85~95号,原为明代余家染坊,清代手工业作坊建筑风格。明清时,用碧泉和清泉之水染绿布,色鲜而耐久,故有“浦绿甲天下”之誉。当时染布业相当发达,许多人家以染布为生,东门的染布业一直沿续至解放初期,数百年不衰。至今仍有地名曰“陈家绿坊”。东门染坊占地近1000平方米,现有两进两层楼52间房屋,有走马楼和封火墙。当年踹布用的两块石元宝现存区文广局。1983年4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武壮公祠】
位于东门左所后街东门小学,清末建筑。此祠为纪念清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六年(1872~1880)浦口驻军统领吴长庆所建。现仅存门楼及两侧厢房,门楼上方嵌有“吴武壮公祠”,青砖题刻,原为东门小学老门,现停用;门后有古冬青树1棵。1983年,被公布为区文物控制单位;198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宝源粮行大厅】
位于东门左所大街116号,清代建筑。大厅坐东朝西,硬山造,面阔四间13.5米,进深七檩8.8米,脊高6米,水磨砖地,梁上雕有八仙过海和花卉图案。1983年4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酱园】
位于东门左所大街157~159号,清代建筑。据说此建筑为李鸿章嫁女陪嫁嫁妆之一,其婿在此开过当铺“盐旗子”。占地面积近3300平方米,主建筑硬山造,封火墙,面阔6间38.8米、进深五檩9.06米、脊高7米。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控制单位。
【同仁烟店】
位于东门左所大街29号,晚清建筑。共三进,一式硬山造,封火墙。第三进3间面阔9.3米,进深七檩7.5米,高6.9米,青石柱门框,大梁上有木刻彩绘。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广生住宅】
位于东门左所大街228号,原为广生杂货店后宅,清末民国初建筑。杨怀山,字广生,乃大杂货商,生意做的很大,据说在日本东京、神户均有生意。住宅建筑中西并蓄,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平方米,宅前有高大的门楼,门楼上雕有“八卦”及“福”字,围墙高耸,上有8个不同花样的花砖窗,前后院均用浦口城砖铺地。宅为五开间二层楼,二楼前有镂空万字铁花栏杆,后楼两侧均有晒台,有西洋建筑特色。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门关碑】
此碑因南京曾为帝都,浦口为南京北大门,故名。清康熙二年(1663)立,青石质。现残存部分在东门左所大街284号。
【浦六分界石碑】
原立东门“宣化古渡”路口两边,为浦口与六合县的分界碑,共4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立。碑文分别为“浦六分界”、“南浦北六分界”和“东六西浦界”(2块)。4碑高、厚均为1.3米、0.1米,2块宽0.21米,另2块宽为0.8米和0.3米。现存东门左所后街1号。
【六角井(金家井)】
六角井(金家井)位于东门左所大街粮站院内,此井为清代金万富家五代祖传之井,青石并栏分六面,雕有竹、菊、梅、兰等花卉图案,镌刻逼真,线条清晰。井栏高0.53米,外径0.57米,井深4.13米,青砖砌底和井壁。1984年,被公布为浦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联合诊所】
1950年东门地区的臧正华等5名开业医生创办浦口区东门联合诊所,所址在东门左所大街120号。1956~1964年,先后更名为东门联合医院、浦口联合医院、三河公社医院。1981年,与东门镇卫生所合并为三河卫生院,迁东门油坊巷。1992年,易名为浦口区泰山医院。
其他机构列目
左所大街83号,东门陈义和制革厂。
左所大街89号,三河供销社。
左所大街93号,东门文化站。
左所大街157号,南京浦口区东门酱品厂。
左所大街164号,中华圣洁教会(美)浦口教堂。
左所大街202号,南京市浦口区委党校。
左所大街208号,浦口区卫生防疫站,南京东门木器厂。
左所大街215号,浦口东门影剧场。
左所大街234号,南京民生食品厂。
左所大街291号,南京双羊袜厂。
左所大街293号,南京江南通讯设备厂。
左所大街380号,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老山营养食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