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阳宫的传说
(2013-03-29 23:24:13)
标签:
太阳宫太阳宫乡北三环西坝河踏青旅游 |
分类: 民俗 |
京城太阳宫的传说
在京城,人们一提起太阳宫,便指太阳宫乡,其地处北三环一带。其实,早先太阳宫是个村子的名称,村里还有个太阳宫庙。按顺序说,是先有太阳宫的地名,然后才有太阳宫庙,也正是有了著名的太阳宫庙,才使太阳宫的地名享誉京城。
太阳宫的来历与坝河关系甚密。清代的乾隆皇帝是个风流皇帝,喜欢玩花弄草、舞文弄墨。经常带一帮人出去游山玩水,作诗题字。据说一个明媚的初春,乾隆又带一帮人出城。这次他们是从东直门出来的,一行人嘻嘻闹闹沿护城河北上,然后沿西坝河踏青。初春的西坝河畔,柔嫩的柳枝伴随着春风有节奏地飘动。鲜灵灵的野花,松软的、绿绒似的野草把大地打扮得生机盎然。乾隆兴致极好,来到一块青翠的开阔地时,驻足瞻望:不远处,错落有致的乡村房屋与高高低低的树木相拥而处,显得自然而协调;清晨,几声晚到的公鸡鸣啼和与雾霭连为一体的农家炊烟,构成了一幅有立体效果的乡村水墨一图。
此时,正好一轮红红的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把美丽的西坝河畔披上了一层金辉。乾隆兴奋地翻身下马,忙问身边的随从:“这地方真好呀,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随从都很机灵,这么早,去问谁呀。再说,他们都知道乾隆喜好起名题字,不能扫他的兴。于是赶忙回答说这地方没有地名。乾隆一副遗憾的样子,说道:“这么美丽的地方,连个名称都没有,我们大清的文人们都干什么去啦!”随从们连忙附和:“这帮文人只知呆吃傻睡,哪有这般才能。只有皇上您,才能出口成章,吐字为金呐。”乾隆非常得意:“好吧,朕今天高兴,就赐一地名吧。”他望了望东边的太阳,看了看西边的村子就说:“你们瞧,这时候看,这个村子似乎离太阳很近,叫它太阳宫如何?”一帮随从连忙附和:“妙极,妙极!”早有个别随从向村子奔去。一时间,村子沸腾了,村民们欢呼雀跃,向着乾隆皇帝一帮人的方向跪下就拜,感谢皇恩浩荡。后来,村民们为了感谢皇帝赐名,就在村头建了一座庙,叫太阳宫庙。那时候农家都很穷,只是建了一座小庙,但由于太阳宫的名称是皇帝所赐,所以太阳宫庙虽小,但香火极盛,由此也就引发了不少有关太阳宫庙的传说。
有一年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村民们心急如焚,纷纷来庙烧香求神降雨。可上天依然不给面子,干旱依旧。这时候,村民们议论开了:“是不是太阳神嫌咱们庙建得太小,他老人家不高兴啊?”于是,村民们东拼西凑,咬紧牙关,好不容易凑了一些修庙钱物,重修了一座七七四十九丈的大庙。庙里还塑了两尊太阳太阴的神像。老百姓们又四处来到这里烧香磕头,求神下雨。不知是百姓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还是与自然现象巧合,一时间,雷电大作,倾盆大雨哗哗而下。村民们欢欣鼓舞,都从家里跑了出来,冲着太阳宫庙连连磕头高喊:“神仙显灵了,神仙显灵了!”据说,那一年,全村又是个丰收年。
太阳宫庙显灵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城里城外的达官显贵们纷纷到庙里进香布施,求神许愿,消灾祛病。后来,乾隆皇帝也知道了,就抽空常去进香。由于乾隆有个微服的习惯,所以,许多进香人并不知道皇帝也来这儿。但乾隆每次来,都要带大量钱物来。一些有钱有势的人来庙里,也常常带来许多珍贵的东西,所以太阳宫庙很富有。许多人都打庙里财物的主意。一天夜里,附近村子里一个黑心的财主,贪心狡猾,乘天黑和守庙和尚熟睡之机,溜进庙里,偷走大量钱物,装了整整一马车。当他准备逃走时,拉车的两匹马突然两声嘶叫,纹丝不动地站在庙门的正当间,怎么赶它都不走。这时候,庙里突然出现一道亮光,把财主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也顾不得马车,连滚带爬,灰溜溜地逃回家里。
美丽的传说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太阳宫庙虽然不复存在了,但如今的太阳官大地已被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覆盖,北三环沿线一派现代化景象。
清水惠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