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河王汉洲故居旧貌换新颜

标签:
江汉会馆江汉公所王汉洲故居木材商河北大街 |
分类: 建筑艺术 |
昔日的江汉会馆称为江汉公所,为清末民初木材商王汉洲故居,2013年搬迁修复,可惜借鉴西洋风味的小楼改修成了徽派平房建筑风格,封火墙也没有修复,完全有违按照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花钱不少,却大失水准!大失所望!不过总算保留,记得多年前故居东侧还有一组白石青砖灰瓦院落,品貌不俗,估计早已永诀。
昔日的江汉会馆称为江汉公所,距今巳近百年,原址座落在南京市螺丝桥大街82号。里面居住着南京东方无线电厂的部分职工和分配来宁的大中专学生。笔者在螺丝桥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年过古稀的退休工人陈光直老师傅。他小时候便在这所房子里读过书,当时的“上新河小学”就在此。他告诉我,江汉公所是由江西帮会和湖北汉口帮会联合办的。在当时作为聚众开会的场所,商讨大事的地方。江西帮会的一个董事叫肖汉章,早巳作古。陈师傅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小学校长左荫柱以及前任校长凡玉龙。公所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一进门的两间厢房作为教室,中间一个天井,天井后正对门一个大厅,最后一间房子是校长办公室。房子很坚固,基础是整块的雕花石,至今框架还很完整。每一面墙上都雕有花纹,现在已被风化成“毕加索的印象派”了。所有的砖都是上好青砖,并且采用截面平垒砌法,货真价实,毫不含糊。直到日本人打人南京,小学才被解散,以后一段时间几乎闲置着。51年房改后才由上新河房管机构接管,58年后由东方厂接管使用。现在东方房产科的陈家云师傅还是当年湖北汉口帮会一个人的后裔呢,他们大多居住在现在的二道桥大街和新河口大街。
陈师傅负责82号房管工作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对82号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扩建。大口外的墙上还有四个残留下来的石雕“疙瘩”,据陈师傅介绍说是当时的“马鼻子”,即拴马的一种设施。大门还是正宗的,只是开关门时“吱吱嘎嘎一叫得令人想起古庙的门,有点儿令人毛骨悚然,门板很厚,已分辨不出原来的底色,一进两间厢房对峙而立,中间一条小通道通向天井。左右两间都有22平方米,都被一分为二成两间,分别住着两户人家,两间厢房有12根大圆木柱,撑着房间的四周,每间6根。隔开一个4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的四周都是网格状的木雕挡板,迎着正门还有两个木头做的燕子的窝,当时的设计很富人情味儿,甚至考虑到燕窝。再向里是一个大厅,现在已被隔成两两相对的6间房子,分别住着几对新婚鸳鸯,整个大厅由10根大圆木柱撑着,上面有横梁两“块”,说它“块”是因为它是由9根圆木拼花而成的,上有龙飞风舞的雕刻。敦实的圆木柱现在已很难看到了,面西而立,上方左右两片挡板,右边的已经改成平面板,左边还存留当时的韵痕,挡板上镶有鱼网状图案,虽不精细却也别致。再向里是一段长长的露天走廊,现在已盖上平房5间,每问约14平方米,临时厨房6间,每间约4平方米,最后穿过一个小门便是昔日的校长办公室了,现已被改成有4间正房4间厨房的一个小院落了。总面积未变,还是500多平方米,内容可完全改变了。
来源:雨花台区文物志
南京"江汉会馆"将平移
|
2012-11-14
|
位于南京市建邺区上新河镇螺丝桥大街,始建于晚清时期的“江汉会馆””将进行修复性保护。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随着上新河中学的扩建,位于校内门口处的“江汉会馆”将向西整体平移到学校中心广场附近进行保护。据悉,目前“江汉会馆”文物建筑迁移已经开始招标。
过去,水运是主要的运输途径,上新河位于长江夹江南侧,沿江设置了不少家码头,大批木材商在这里云集进行交易。建邺区文化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江汉会馆”是晚清建筑,湖北武汉的商人在这里建造的,成为当时木材商集会的重要场所。说起“江汉会馆”,它是砖木结构,两进两厢,占地500平方米。198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江汉会馆”看到,由于多年失修,个别房屋已经摇摇欲坠。从外形看,位于西侧的门为大门,可是这里的门窗大多数已经不存在了。步入正房,记者发现尽管外形破旧,但房屋内的梁柱做工精美似乎没有什么损害,只是靠近最东侧的几间房屋屋顶已经坍塌。原来,解放后,这里居住着几户人家,后来随着河西地区的开发,这里的住户被迁移出去。“江汉会馆”正好位于上新河中学校大门的主要通道上,随着上新河中学的扩建,为了保护这一晚清建筑,建邺区、河西指挥部和市文物局多次对“江汉会馆”保护进行论证,最后一致同意将“江汉会馆”向西整体平移进行保护。 有关专家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某些必须要重建的地区却矗立着一栋年代久远、极有保存意义的古建筑,怎么办?拆掉就丢失了一件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遗憾,保留又会影响重建,真是头痛。随着建筑整体平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一难题也迎刃而解,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了。那么经过平移保护的“江汉会馆”将做何用?有关人士称将作为学校的一个展馆,这样既保护了又合理利用了。据了解,上新河中学位于建邺区螺丝桥大街114号,梦都大街以北、滨江大道以东、兴隆大街以南,学校将在原址上进行扩建,设计规模为60个班,今年只是对扩建学校内的道路和操场进行建设,校舍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