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重阳
王重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77
  • 关注人气:4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清王府之豫亲王府

(2013-03-17 12:33:27)
标签:

北京王府

亲王府

清王府

豫王府

豫亲王府

分类: 建筑艺术

豫亲王府

 

1. 地理位置

豫亲王府位于东城区帅府园东口,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今天协和医院的位置。

北京清王府之豫亲王府

2. 建筑沿革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该府建于顺治朝。多铎去世,其第二子多尼袭王后改踢号为信,府亦改为信亲王府。多尔衮死后,多铎虽早多尔衮一年去世但也被牵连,于顺治九年(1652年)被追降为郡王,同时,已继袭亲王爵位的多尼也因父罪降为信郡王。因此,在《乾隆京城全图》上只绘有信郡王府,而无豫亲王府。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高宗追叙多铎的开国之功后,命复豫亲王爵,袭王修龄才由信郡王改号为豫亲王,信郡王府亦改称豫亲王府。   

该府前身为明代诸王馆址。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该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5间的大殿(进深3间)、有丹墀,各面阔5间的东、西翼楼,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和面阔13间的后罩排房。大殿两侧各有3进院落的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建筑之大殿和后寝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传说第四代豫王喜好下棋,乾隆也喜欢下棋,两个人棋艺都不错。乾隆皇帝经常到豫王府找小豫王下棋娱乐。一日君臣会棋,打算一比高低。结果是55,胜负对等。怎么奖罚呢?乾隆灵机一动,说:“朕也不赏你,也不抠你门钉。这样吧,朕准你府墙加高三尺!”府墙高低也是级别的表示,准加高府墙实际也是赏给荣耀。豫王很高兴地接旨加墙。其实后来豫王才明白,加墙实际上是把自己禁锢得更严实了。府墙和大狱的院墙一般,意思就是囚禁豫王终身。由此北京城就留下了“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的谚语。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豫亲王的铁帽子爵位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1916年末,有近300年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卖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除了王府全部建筑,请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3. 周边环境

目前的协和医院南临东单三条,北临北帅府胡同,西临校尉胡同,东临东帅府胡同。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仿王府建筑风格的建筑,楼层都有2-5层。

 

4. 入口部分

入口有南部的大门,和西部的大门,东侧也有校门出入。

 

5. 主体建筑

该府前身为明代诸王馆址。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该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5间的大殿(进深3间)、有丹墀,各面阔5间的东、西翼楼,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和面阔13间的后罩排房。大殿两侧各有3进院落的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建筑之大殿和后寝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

目前的建筑已经全部不存。而建在其上的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已经是现代建筑,但是在继承王府建筑形式和材料等方面还是值得借鉴。

 

6.    院落景观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豫亲王府石狮:府井新华书店北边原是东单西三条胡同,建东方广场后,成片的平房被拆除,把东单西一、二、三条胡同全部拆掉了,东单西三条胡同成了大街,现在协和医院南门就是豫亲王府的位置。据《宸垣识略》中记载:“豫亲王府在东单牌楼西三条胡同。”《乾隆京城全图》标出有豫亲王府。第一代豫亲王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是清朝初封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顺治元年(1644)晋封为亲王。豫亲王家族共袭13个王,经历了275年。豫亲王府的最后一代豫亲王称懋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袭封赐宅府。据1926年版邓之诚撰写的《骨董琐记》记载:到懋林亲王时已是家道败落,1916年王府卖给美国人,1921年拆王府盖起了今天看到的协和医院。现在除了南门外的一对古石狮,豫亲王府已片瓦无存。

    豫亲王府石狮用青白石料,雕刻粗犷,石狮呈趴卧姿势,改变了传统的蹲坐姿态,这可能是吸收了一些家养动物在休息时的姿态。石狮头侧歪,头顶光秃,方耳扁卧,鼻嘴前突,张嘴似吼,圆眼直视,胸前绶带上挂一铃两穗,背上有盘花结纹。雕刻精细之处是雌狮前爪下的小狮,头部已被损坏的看不清了,可后边刻的雄性坐殖器、肛门和小尾巴却保存完好,这也表现了人们渴望有“儿子”传宗接代的传统和习俗,从石狮的神态看,完全是一副看家护院的模样。还有一种讲法:日狮是前爪屈伸,趴在地上,神态懒洋洋的,称为懒狮,原因是清朝有规矩,开国的功勋封铁帽子王,后辈可以世代为王,见皇帝不参不拜,不接不送,也称懒王。懒王家门有懒狮就不奇怪了。

    说也巧合,1999年正是撤林封袭亲王、赐给豫亲王府100周年的日子,协和医院为仅存的豫亲王府石狮做了石围栏,以利保护。

    关干这对石狮也有不同说法。《中国石狮造型艺术》第116页:石狮“传为圆明园遗物,全身虽卧,但有动感,底座造型也不一般,无官样标准形象”。意思是建医院时从“圆明园遗物”中搬来的。按常理推测当时美国人拆王府建医院,主持工程的人不会为中国的风水之说,从几十里地外去搬运一对石狮来装点新建的医院大门。这对古石狮只能是原豫王府大门前的旧物,因物沉重,移动困难,施工时只调整了位置而放置门前,一放就是80多年。另有《北京的王府与文化》一书讲:“据说,(豫亲)王府原物只有南门外尚存的两座石狮子。其狮抬头远望,匍匐于地,孤单单地立在那儿,一脸的无可奈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