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王府之豫亲王府

标签:
北京王府亲王府清王府豫王府豫亲王府 |
分类: 建筑艺术 |
豫亲王府
1. 地理位置
豫亲王府位于东城区帅府园东口,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今天协和医院的位置。

2. 建筑沿革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该府建于顺治朝。多铎去世,其第二子多尼袭王后改踢号为信,府亦改为信亲王府。多尔衮死后,多铎虽早多尔衮一年去世但也被牵连,于顺治九年(1652年)被追降为郡王,同时,已继袭亲王爵位的多尼也因父罪降为信郡王。因此,在《乾隆京城全图》上只绘有信郡王府,而无豫亲王府。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高宗追叙多铎的开国之功后,命复豫亲王爵,袭王修龄才由信郡王改号为豫亲王,信郡王府亦改称豫亲王府。
该府前身为明代诸王馆址。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该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5间的大殿(进深3间)、有丹墀,各面阔5间的东、西翼楼,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和面阔13间的后罩排房。大殿两侧各有3进院落的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建筑之大殿和后寝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传说第四代豫王喜好下棋,乾隆也喜欢下棋,两个人棋艺都不错。乾隆皇帝经常到豫王府找小豫王下棋娱乐。一日君臣会棋,打算一比高低。结果是5:5,胜负对等。怎么奖罚呢?乾隆灵机一动,说:“朕也不赏你,也不抠你门钉。这样吧,朕准你府墙加高三尺!”府墙高低也是级别的表示,准加高府墙实际也是赏给荣耀。豫王很高兴地接旨加墙。其实后来豫王才明白,加墙实际上是把自己禁锢得更严实了。府墙和大狱的院墙一般,意思就是囚禁豫王终身。由此北京城就留下了“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的谚语。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豫亲王的铁帽子爵位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1916年末,有近300年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卖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除了王府全部建筑,请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3. 周边环境
目前的协和医院南临东单三条,北临北帅府胡同,西临校尉胡同,东临东帅府胡同。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仿王府建筑风格的建筑,楼层都有2-5层。
4. 入口部分
入口有南部的大门,和西部的大门,东侧也有校门出入。
5. 主体建筑
该府前身为明代诸王馆址。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该府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面阔5间的正门,面阔5间的大殿(进深3间)、有丹墀,各面阔5间的东、西翼楼,面阔3间的后殿,面阔7间的后寝和面阔13间的后罩排房。大殿两侧各有3进院落的东、西跨院。中轴线上建筑之大殿和后寝部分,近似紫禁城的外朝与内廷。
目前的建筑已经全部不存。而建在其上的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已经是现代建筑,但是在继承王府建筑形式和材料等方面还是值得借鉴。
6.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豫亲王府石狮:府井新华书店北边原是东单西三条胡同,建东方广场后,成片的平房被拆除,把东单西一、二、三条胡同全部拆掉了,东单西三条胡同成了大街,现在协和医院南门就是豫亲王府的位置。据《宸垣识略》中记载:“豫亲王府在东单牌楼西三条胡同。”《乾隆京城全图》标出有豫亲王府。第一代豫亲王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是清朝初封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顺治元年(1644)晋封为亲王。豫亲王家族共袭13个王,经历了275年。豫亲王府的最后一代豫亲王称懋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袭封赐宅府。据1926年版邓之诚撰写的《骨董琐记》记载:到懋林亲王时已是家道败落,1916年王府卖给美国人,1921年拆王府盖起了今天看到的协和医院。现在除了南门外的一对古石狮,豫亲王府已片瓦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