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也曾有神学院-乐育神学院旧址

标签:
布吉李朗巴色差会乐育神学院水官高速福音堂 |
分类: 宗教 |
乐育神学院(Theological Seminary of Basel Mission)又称存真书院、传道书院,为教会大学级学校,位于龙岗区布吉镇李朗村,附近有水官高速公路通过。
1855年由巴色差会黎力基牧师(Rev.Rudolph
Lechler)在李朗布道时购买地基筹建福音堂。后又创办乐育小学、乐育中学、福音医院等。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崇真会(前身即巴色差会)在此创建神学院。始名为李朗存真书院。巴色差会驻华总牧法国毕安(1884年回国)任第一任院长,1925年李朗乐育神学院迁兴宁坪塘,1955年迁香港西贡,1966年并入香港崇基神学院。乐育神学院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整座建筑群占地600多平方米,背后山上有花园凉亭,门前有排球场,下边有足球场和教会置建的坟场。本村檀香山归侨洪德仁牧师主持并兼任校长。当时乐育中学有一首校歌:“美哉李朗山林秀,岗峦湖环绕左右,天然风景翠园林,桃李栽培俱畅茂,春风化雨两相兼,生机勃发栋梁材,建造大同新景象,感歌乐育登春台。”便是此处怡人景致的真实写照。40年代日陷期间,学校被烧毁。日军投降后,洪德仁牧师在港募捐,重建乐育中学改名“乐民中学”。解放后,学校政府接管改为宝安县第三中学分校,后迁观澜。原址迁入李朗干元小学,后沦为村民住房。
目前乐育神学院旧址在龙岗第二道路的标高以下,地势低洼,福音堂已坍塌,周边卫生环境恶劣。2001年6月7日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链接:
巴色传道会或巴色差会(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Basel Mission)1815年始创于瑞士北部的巴色城,由德国和瑞士的教会组成,是一个国际性和超宗派的机构,神学传统和教会体制兼有改革宗和信义宗背景。英国割占香港后,洋教士开始来华传教。1847年,巴色会派遣了韩山明牧师(Rev. Thodore Hamburg,1819-1854)及黎力基牧师(Rev. Rudolph Lechler,1824-1908)来中国广东客家地区传教,宣讲福音,建立教会,并开办医院及学校。基督教于1852年由韩山明牧师传入龙岗。1922年,巴色会将在华传教机构及教会交华人传道自理,因此改名崇真会,意思是“崇尚真神,崇尚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