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骄傲自大怎么办?

(2013-02-25 11:00:48)
标签:

孩子骄傲自满

蛋壳心理

马太效应

确认放大原理

挫折教育

教育

分类: 家长100问-个性心理篇

骄傲自满是早熟儿童的大敌。骄傲,多么天才的儿童也要毁掉。

——(英国哲学家)穆勒

 http://s8/mw690/63a594a2gd64af64f76b7&690

案例引入:

慧慧,是个聪明可爱的女孩,不仅成绩优秀,还能歌善舞,发展全面,是个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在学校,学校领导看着喜欢,班主任更是视为“骨干”;在家里,父母又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渐渐地她越来越自命不凡,而且很狂妄自大,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总想有机会显示一下自己,如果说别人的孩子某方面挺好的,她就很不服气,说人家坏话。如果遇到不如自己的孩子或者某些问题自己知道而朋友不懂时,总爱说“连这都不知道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是个笨蛋”等,借此蔑视和嘲笑别人,搞得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一次,受到嘲笑的孩子反嘲慧慧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千金小姐还是公主啊?”,气的慧慧大哭大闹,幸好老师及时出面调解,才勉强使两个人和解。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不满,班干部竞选她落选了,回到家里就哭了起来,中午的饭都不吃了,边哭边说:“除了我没人都没能力当,凭什么不选我选他?!”

 

专家分析:

骄傲自满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通常是高估了自己而导致的。当人低估自己的时候会自卑,而高估的时候表现为自负或者骄傲。一个看不起别人,目中无人的人,在他与外界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城墙”。他们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这对一个孩子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些骄傲的孩子自然有着他们之所以能骄傲的优点,而且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孩子。然而正是他们的骄傲,使得他们把自己独锁在“骄傲王国”,变得狭隘、自私。

慧慧从小就成绩好,能力强,倍受家长老师的宠爱,所以渐渐骄傲起来,竞选失败后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以不吃饭、哭闹等偏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具体分析导致孩子骄傲自满的原因如下:

    1、孩子自身的“蛋壳心理”

    骄傲自负的孩子是很多优秀学生的通病,这样优秀的学生长期生活在顺境中,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以慧慧为例,平时在生活和学生中出类拔萃,非常优异,但是仅仅只是被人反嘲讽了一次,仅仅是一次班干部评选的落选,她就急得掉眼泪,不能接受挫折,就好像蛋壳一样,外表上光亮坚硬,实则不堪一击。这些不良的个性会阻碍慧慧以后的发展道路。

    2、家庭溺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心理能否形成和发展。慧慧从小得到了家庭过多的奖励和表扬,导致孩子的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3、学校教育造成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班级里难免会出现优生优待、差生差待的现象,这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这样少数优生由于受到过度的,甚至是不当的表扬,于是变得自负自傲、孤芳自赏。

 http://s2/mw690/63a594a2gd64b1e145bb1&690

专家支招:

    孩子拥有谦虚的品德,这对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都具有正面的帮助。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想教导出谦虚的孩子,父母能否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认识骄傲的危害,引导谦虚的品质

努力创建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骄傲是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任何成绩的取得都只是暂时的,只能作为一个起点。父母应告诉孩子“满招损,谦受益”,有意识地给孩子介绍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他们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帮助孩子认识骄傲自满的害处,但忌讳使用生硬的说教,最好是能将道理融会于故事或者日常生活场景中,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采用寓意故事和教育动画让孩子懂得自己还小,知识少,经验少,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这样孩子才能包容万物,才能使自己日益充实和丰富。

    2、学会正确的表扬方式

心理教育中有一个“确认放大原理”,该原理认为目光盯在哪点上,被盯的那点就会放大。也就是说当家长持续地把注意力盯在孩子的缺点上,就会把孩子的缺点给放大了;相反,如果将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就会把孩子的优点给确认放大了。近几年,很多家长开始接受夸奖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无原则性的夸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最棒的”,“最厉害的”又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开始骄傲自满起来。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表扬方式呢?

对于孩子的表扬要本着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过多的物质奖励会产生畸形的满足感,孩子容易产生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的心态,变得懒于进取和努力。正确的表扬方式是:表扬=陈述事实 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表达感受 表达期望 身体接触。

陈述事实。具体地明确地告诉孩子某个行为是值得肯定和欣赏;

确认事实的可贵性。家长阐述孩子被表扬的真实理由,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表达感受。家长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而不是“我真高兴”,家长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表达期望,家长表达宏观的期望,如“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这暗含着学无止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

身体接触。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如果能够拥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那效果会倍增。

    3、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的不足

父母应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骄傲自负、看不起别人的人往往既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比来比去,自己总比别人强。这种孩子最好要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到有改正缺点的必要。比如:给孩子一个宽阔的视野,一个广阔的思维方式,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更换一个更好的班级或者学校,引导孩子多接触那些有较高成就但很谦虚、内敛的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激发孩子更努力进取。

此外,家长还可以顺推缺点,从而促使孩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以后,启发她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比如案例里的慧慧,家长可以帮她分析;“班干部落选并不是因为她能力不够,而是她太过自负,把当班干部看成是一种炫耀,而不是为班级服务,所以才得不到同学的信任”。

    4、挫折教育
    指导孩子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使孩子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使孩子心智更加成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就事论事,从方法上给孩子以点到为止的启发和指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竞赛游戏,如下棋、打扑克、体育比赛、智力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要让他们有输有赢,输的次数要多于赢的次数。当他们失败时,要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能经受失败的考验,这对形成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一些学生因个人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家长可以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孩子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解决,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孩子培养了忍受挫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一举两得。

    5、不给孩子特殊待遇

在家庭中,要把孩子当作普通一员,不要让他成为“中心人物”。家里来了客人,除了正常的礼节外,不要让他过多地表现自己,更不要在客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教师也要注意,对那些骄傲、爱虚荣的孩子,不给特殊待遇。上课时,不能老请他们回答问题;集体活动或游戏时,不能老让他们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表演节目时,也不要老让他们当主角。有时还应有意地让他们扮演配角。要让他们经常感到自己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6、对孩子提出更高要求

    对骄傲、虚荣心较强的孩子,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骄傲的孩子大多能力较强。如果交给他们一些任务,他们总是比一般的孩子做得快,做得好,这是产生骄傲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大人交给他们的任务应有一定难度,让他们付出较大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使他们经常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取得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在集体活动中,对他们的要求应比一般孩子高一些。家长还要经常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

 

   

   就像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那样,人只有把自己放空,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好爸妈手机客户端心理教育专家杨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