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没有目标追求怎么办?

(2013-02-04 08:26:01)
标签:

孩子没有目标

孩子缺乏追求

安于现状

科学设定目标

自我激励

分类: 家长100问-行为习惯篇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     —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

 http://s4/mw690/63a594a2gd4e0036685a3&690

案例引入:

家长自述:我的儿子是一名高二班的学生,从小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但是学习成绩一直都一般,在班上排名中等的样子,上重本可能性不大,但是努力还是能上一个不错的二本学校。最近孩子要文理分班,我们问孩子自己要进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孩子说不知道。我们想根据孩子的意向帮孩子做一些指导,但是这孩子似乎对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没有什么打算,平时也没啥兴趣爱好。除了上学写作业就看电视和睡觉了。我想知道对于这种没有目标追求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

1953年耶鲁大学曾经对毕业生做过一次调研,耶鲁大学就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对象在智力、学历等其它条件都差不多。研究结果如下:27%的人没有目标追求,25年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得很不如意;60%的人目标模糊,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并无突出成就;只有10%的人有清晰目标但较短期的目标,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感;仅仅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这些人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士。由此可以看出,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就像是一个指向标,不断地鼓励人们走向理想的港湾。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是成功呢?可以说,成功就是实现既定的目标。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1、家长错误的教育方程式

家长每次教育孩子都是采用:“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才有个好工作才有出息”。再问及“孩子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他怎样为自己设计了人生之路?”回答还是“考个好大学,将来才有好前途”。很显然,不知不觉间,“学习=考大学=孩子人生目标”已成为名正言顺的教育方程式,被家长们认同。而孩子们则懵懵懂懂地开始着、正在进行着为期十几年的基础教育或是大学教育。作为学习的主体——孩子们像被蒙了眼罩转圈的驴子,被动、盲目地为分数和家长而学,全不知自己在干什么,要去哪里。

2、缺乏业余兴趣爱好

   人如果有某一项兴趣爱好,就会有想去研究的动力,很多职业规划都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特长来规划人生目标。事实上,很多没有生活目标的人都是缺乏对自己的一个定位,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没有固定的兴趣爱好。现如今的孩子除了背负过重的学习负担,还要接受家长安排的各式各样的学习辅导班,特长专业班来应付升学,孩子没有机会去培养与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所也是到知道孩子没有目标追求的一个原因。

3、目标不够长远,容易安于现状

    有的孩子没有目标是因为没有太大的“野心”,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较,觉得做人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了,如“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了”,“只要有个工作就可以了”,“家里不需要我养活”等等。或者有的孩子目前条件还不错,觉得生活比较安逸,对现状很满足,对未来自己的发展没有一定的规划,家长把孩子的发展路线都设计好了,孩子也丧失了自己规划的能力。

4、目标过于笼统,不明确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持久而艰苦的脑力劳动,目的不明确就不会付出极大的努力,孩子上中学后开始逐渐明白事理,但是因为孩子阅历尚欠,对于好好学习以后就能有出息,找好工作没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光用道理激发不了孩子的学习动力,很多课本的知识比较理论,当孩子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而考大学找工作的事情又遥遥无期的时候就会出现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状态。如果在此期间,出现一些充满诱惑的娱乐,对于玩心重的孩子往往自制力不足,很容易受到诱惑,比如目前网络游戏。

 

专家支招:

    “没有目标就一定没有成功”这一目标铁律不仅适合家长朋友们,也同样适合孩子。有些孩子虽然刻苦努力,却不知目标何在,而大部分孩子则根本就是由于没有目标才整日茫然不知所为。因此,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成功的人生,父母就必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目标清晰的人,帮助孩子养成目标管理的习惯。这样,孩子才不会在生命的航程中徘徊不前,才不致迷失方向和自我。

1让孩子了解目标的重要性

    没有目标,就没有梦想,就没有期待。因此,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成功的人生,父母就必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目标清晰的人,帮助孩子养成目标管理的习惯。这样,孩子才不会在生命的航程中徘徊不前,才不致迷失方向和自我。下面的表格将目标清晰的人和没有目标的人作了对比。父母可以据此作为判断孩子目前状况的依据,也可以把它当作培养孩子养成目标管理习惯的标准。

有清晰目标的人

没有目标的人

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

有将目标写在纸上的习惯

没有将目标写在纸上的习惯,只是偶尔在心里想一下,或者从来不想

每周都有一个清晰的计划,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什么

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些什么

做事情很专注

做事情三心二意

生活态度是积极的

生活态度是消极的

 

2科学制定目标

    总的来说制定目标一定要方向明确,与价值观吻合,大目标要去分割、量化,这样才能科学有效。下面家长可以根据SMART原则帮助孩子制定目标:

具体的(specific):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目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包含着相当具体的内容。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当前或眼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形象联系着的。对于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这个学期数学考80分就是目标;对于没有朋友的孩子,交到1个朋友就是目标;对于喜欢足球的孩子来说,这个学期踢进1个球就是目标。 可衡量的(measurable):衡量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比如家长去衡量孩子进步没有,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数提高了多少分?少玩了多久?多看了多久书?今天做了多少道题目?举了几次手?讲了几次闲话?迟了几次到等等。 可达到的(attainable):即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如果不是孩子自身愿意接受的,会产生抗拒,一旦有一天这个目标真完成不了的时候,下属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你看我早就说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 相关的(relevant):设定的目标要和所做的事情相关联,比如孩子提高英语成绩,相关的有练习听力,口语,写作,等等。但是在自己薄弱的课程还去干别的事情做别的作业,那么就是目标永远达不到。 时间限制的(time-limited):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我今天没完成,我明天还是没完成那就拖到明天拖到后天。给目标定下期限以后,孩子就会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会为实现目标而全力以赴。

3、行动起来让目标成为现实

将学习目标以书面形式写出来,以起到提醒和督促孩子的作用。注意,对于成绩好的孩子,学习目标应该侧重保持在什么程度的范围上;差点的孩子,则应该侧重达到进步程度的范围上。如果目标只在头脑中,我们会很容易忘记它,记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目标没有落实到纸上,目标仅是个想法而已。把目标写下来可以减轻大脑记忆的压力,用文字固定下来的目标,还可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功效。帮助孩子回顾与更新目标。

4不断调整目标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评估,这一方面可以成为孩子继续行动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发生一些问题,比如阶段性目标定得过高、过低或偏离总目标;前后目标脱节;措施不十分科学有力等等,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回顾和总结,及时地调整更新目标。比如一个月过去了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在月末对上一阶段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评估目标完成的程度,即哪些目标圆满完成了,哪些目标部分完成,哪些目标没有完成。
   
第二步: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顺利完成的目标,分析有哪些好的经验,对于没有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目标,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第三步:目标调整,对过高和过低的目标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