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会孩子慷慨待人
慷慨待人的人,能够考虑到别人的需求,乐于与别人分享,这正是与人交往的良好基础。
家长在自己的宝宝和别人的宝宝玩耍时,总希望宝宝能够表现的慷慨大方,其实也是在锻炼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5---6岁的宝宝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具备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且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集体活动,也很在意自己的小伙伴心目中的想象,有时候他会表现的非常慷慨,能够跟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等,但这种慷慨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不是出于理智上的自觉,所以培养宝宝的慷慨待人的优秀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要让宝宝学习会慷慨待人,家长当然得做出良好的示范。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让宝宝通过家长行为的示范,认识到自己以外的世界,认识到满足别人的需求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首先,要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比如说爸爸妈妈买了宝宝最喜欢的食物回家,不能因为宝宝喜欢而给他独享,最好还是要让宝宝把美食与父母家人一起分享,如果家长在家里就养成独享的习惯,那他自然就会缺乏分享的意识,也就不会大方和慷慨的对待别人了。而只有从小培养宝宝养成与别人分享的概念,宝宝才会乐于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其次,要教宝宝学会替别人着想。比如爸爸妈妈带宝宝逛超市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想一想,除了宝宝自己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需要些什么。有时候还可以让宝宝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些爸爸妈妈需要的小礼物。让宝宝在考虑到自己需求之外,在从他人角度出发来考虑别人的需求,对形成宝宝的慷慨性格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宝宝做到了替人着想,家长就要给予真诚和热情的赞扬,让宝宝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替别人着想的满足感。对宝宝慷慨行为的赞扬,是对宝宝最好的鼓励,可以让宝宝养成慷慨的习惯。
第三,不要过于苛责。让宝宝任何时候都要与别人分享是不现实的,当宝宝偶尔出现小小的自私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不要过于苛责,可以偶尔放纵一下宝宝的自私,但是要明确表现出父母的不喜欢和不赞同。如果宝宝的自私行为是经常性的,比较严重的,那爸爸妈妈一定要对宝宝的自私的行为表现出明确的不赞同的态度,而且爸爸和妈妈态度要前后一致,要一贯严厉坚定的对宝宝的自私行为进行批评,在对宝宝进行批评的时候,不能过于苛刻,要让宝宝能够理解爸爸妈妈不赞同的真正理由,否则会引起宝宝的逆反心理。
第四,从挫折当中学习。当宝宝一直表现的十分自私,总也不愿意跟自己的小朋友分享玩具、零食等等,小伙伴就会远离他,不再主动跟他玩了。这时候父母不要插手,当宝宝意识到自私会让自己失去朋友的时候,他最终不得不学会妥协。爸爸妈妈看到宝宝因为被小朋友嫌弃而过于孤单时,也不要心疼而去帮宝宝解决问题,让宝宝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去沟通,去解决问题,也是锻炼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