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落实课堂常规
(2011-12-09 18:45:41)
标签:
杂谈 |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落实课堂常规
——阶段性总结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
本学期通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的逐渐养成。例如:
(一)注意听讲的习惯。
(二)认真看书的习惯。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个别同学还是上课左顾右盼精力不集中,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能积极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回答问题时声音不洪亮,语句不完整,表述不够清晰、没有条理,态度不够大方。独立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有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工作,
二、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改进措施
1.从低年级抓起,从小抓起。
2.要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
3. 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4.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
5.制定班规,把好的学习习惯约定在班规里。并制定行之有效奖罚制度,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6.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述思想的习惯。
7.培养学生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难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