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解读“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目标”
(2017-08-19 10:35:44)
标签:
小学作文教学自主写话教学研究 |
分类: 自主写话教学研究 |
鲲鹏小语“自主写话研究”专题讲座
解读“小学低年级 写话教学目标”
李志远
2017年7月8日
楔子:
部编一年级小语教材使用一年来,大大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了广大小语教师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种种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低年级写话和写话教学目标。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期末考试试题之中。
一年级上学期就考写话。
一年级下册的写话也要求过高。
一、解读“写话”
(一)什么是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写话课程目标和内容 |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这里说的是“自己想说的话”(包括“想象的事物”) 而不是他自己不想说的。这是写话内容的要求。
任何人的表达都应该是说自己想说的。小学生写话是学习书面表达的,理应学习写小学生自己想说的话。
写话的指导,要“让儿童从说到写,从说一句话到写一句话,然后到写三五句话,再到一段话,基础打得扎扎实实。”
在表达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只规定了两条:
写话教学应该让低年级儿童学习“自主写作”“ 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就是“自主写话”。 课标规定的第一学段写话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有关写作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就是“自主写话”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要以明确的语言表述教学预期要实现的质量标准,必然涉及到“学习什么”和“达到什么程度”两个问题,所以学习内容和学习水平是表述教学目标的两大要素。我们解读写话教学目标,理应先解读教学目标是怎样从这两方面表述的。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习作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语文课程专家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强调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②所以,习作知识与能力方面主要指的是作文
能力。
1.审题(命题)能力。审清题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或者自拟题目。
5.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文字交流思想、表达情意。
这六项作文能力是对所有人做说的,自然也包括小学生。当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有所调整。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讲。
(二)过程与方法
习作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学习内容,主要指的是学生作文的过程和写作方法等。
作文有不同于阅读、口语交际的过程,学生学习作文应该按照写作过程展开教学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一章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里说的五个环节就是学生写作的过程。在我们编著的《让小学作文不再难教》这本书中,“策略二
面对繁多的写作方法,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是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他们认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写作方法。所选择出来的写作方法应该是基于自己学生学情的,必须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和“最基本的”,而且要立足保底、面向全体、兼顾发展。
为了帮助老师们选择好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写作方法,《让小学作文不再难教》这本书提出了“策略六 依据目标,精选整合,习得妙法,历练实践”。在这个策略里,我们依据课标,通过精选整合,归纳确定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写作方法的纲目” 和“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写作方法的框架”。 老师们可以使用这个“纲目”和“框架”, 基于本班的学情,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写作方法,帮助学生习得妙法,历练实践,从而学会作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习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作文内容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情感态度主要是从心理活动倾向性说的,价值观指的是个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它把和思想教育划等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以下习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
目标:
第一学段“写话”——“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教师编制的习作教学目标,必须落实这些学习情感态度课程目标。而且把它做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每次作文教学都会涉及到一定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学生作文内容必然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这些都应该落实在教学目标之中,如何表述在习作教学目标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这里要特别提醒:按三个维度分析习作教学目标的类型,只是为了讲述的方便;教学实践中设定的习作教学目标,必须有全面的内容,必须是综合表述。
学习水平: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了解到运用直到掌握的过程。教学目标应该把这样的发展过程具体明确而有层次地描述出来,才能发挥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教学目标就是这样描述的,例如学习观察的目标: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观察周围的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水平就是用来概括这种不同发展层次的。
说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总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这里没有单独列出来。
(二)实例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写话课程目标和内容
三、《小学低年级每学期习作(写话)教学目标》的“说明”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我们应该以课标规定的“保底目标”为基准实施教学。
2.《语文课程标准》里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 有关习作的目标和内容,理应是习作(写话)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四、解读低年级《各年级每学期(写话)教学目标》
(二)一年级写话目标
一 年 级 写 话 目 标
上学期
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三)二年级写话教学目标
二 年 级 写 话 教 学 目 标
上学期
学习写简单的日记。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继续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2.学习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3.根据表达的需要,继续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学习使用逗号、感叹号。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下学期
1.对写话有兴趣,能留心周围事物,能用连贯的几句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