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藁城八景》汇编(地方志办公室)
(2012-08-28 11:15: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前贤 |
古人《藁城八景》汇编(地方志办公室)
一、恒岳送青
1.(明)石玠:
恒岳葳蕤秀插天(1),晓分新绿到平川。
村翁睇望夸灵异,野鸟飞归带雨烟。
渺处能侵书剑外,静时常近水云边。
古称吾藁多英俊,钟孕应知受泽偏。
(1)、葳蕤(wēi
2.(明)张九经:
恒岳茏苁逼紫霄(1),峰头罗立送青娇。
重城欻吸通佳气(2),远树参差晓风飚。
云过绝壁天开锦,雨霁丹崖日散瑶。
莫讶小邑人太隽,本因神秀此中饶。
(1)、茏苁(lóng
3.(清)赖于宣(用石东滹先生韵):
绝巘危岑曼远天(1),凌空崱屴俯奔川(2)。
岚光掩映分青霭,翠色迷蒙接绿烟。
极目欲穷千里渺,回头时望五云边。
宜安自夕降神久,应有芳徽嗣往贤(3)。
(1)、绝巘:极高的山峰。岑(cén):小而高的山。(2)、崱屴(ze
4.(清)阎尧熙
日落飞云紫,天高插岳青。
愁颜当酷暑,极目望神灵。
一夕雷霆动,千村土谷醒。
官民齐喜雨,瞻拜上旗亭。
5.(清)周尚中(用石东滹先生韵):
叠嶂如屏淡碧天,横空侧崎控晴川。
风高大陆连朝爽,日映中山蔼暮烟(1)。
佳气远夸恒代外(2),清光近挹冀城边(3)。
畿南巨镇今而古,岳峰遥知此地偏。
(1)、中山:古国名,春秋时白狄别族所建,又称鲜虞,在今河北正定东北,战国初建都于顾(今定县),后迁都灵寿(平山东北),前323年玉韩、燕、宋同时称王,后为赵所灭。(2)、恒代:即古时恒州和代州。(3)、挹:通“揖”,拱手。
二、廉堤绕绿
1.(明)石玠:
障河谁筑此新堤,令尹贤名众力齐。
绿树千株春雨重,青河满岸晚烟凄。
芳声应许追花县,野兴还知近钓矶(1)。
独步长堤成眺望,无端苍翠蔼城西。
(1)、钓矶:钓鱼处突入河内的石头。
2.(明)张九经:
水滨遵曲拥高堤,夹岸修杨绕县齐。
浪暖鱼龙堪变化,林幽莺燕任东西。
青岚绿野赏心丽,细草新花望眼迷。
人到如今瞻胜概(1),长将诗酒相与谐。
(1)、概:量粟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同“槩”,指度量,亦指气度,节操。
3.(清)阎尧熙:
老柳凋残后,新栽绿又齐。
非徒为赏玩,聊以障塗泥。
泛滥长河水,阴森万木堤。
古人有诗赋,不必更评题。
4.(清)周尚中:
长河绵亘拥沙堤,夹岸茏葱望欲迷。
石虎攫拿晴日暗(1),金牛踣吼晚风凄(2)。
依依柳淡疏渔火,策策槐凉伴钓矶(3)。
极目平畴何所似?岚光远挂数峰西(4)。
(1)、攫(jué
三、滹沱晚渡
1.(明)石玠:
千年形胜此滹沱,道路驰驱自昔多。
短岸几人看日暮,中流有子动渔歌。
冰坚尚忆萧王渡(1),坂古曾闻太守过(2)。
此日升平无夜警,村灯渔火映闲蓑。
(1)、“冰坚”句:是说刘秀被王郎追至河边,汹涌的河水立即结成坚厚的冰,人马得以渡河。王郎部下赶到时,河面又重新解冻。萧王:指刘秀。刘秀灭王郎后,曾被封为萧王。(2)、“坂古”句:坂:即示衣坂。太守:指颜真卿之弟颜杲卿,曾被封为常山太守。《颜杲卿传》载:禄山起,杲卿无计所出,乃于长史袁履谒于藁城,禄山以杲卿尝为己判官,矫制赐紫金鱼袋,使自守常山。杲卿罢归途中,指其衣而谓履曰:“此害身之物也,禄山虽以诛君侧为名,其实反矣,我与公世为唐臣,忝居藩翰,宁可从贼作逆也。”遂相与起兵讨禄山。杲卿以节死,后人名其坡为“示衣坂”,以志不忘。
2.(明)张九经:
县城北面俯滹沱,利涉行人向晚多。
航萦沙渚登回岸,渔带云帆发浩歌。
却忆当年冰合处,至今红浪浸青莎(1)。
(1)、莎(suo
3.(清)周尚中:
每忆萧王此渡河,流澌欲断敌骑多。
只今战鼓沉销日,好听渔人欸乃歌(1)。
浪暖鱼游行楫稳,鸥闲渚静暮帆过。
沧桑不管兴亡事,漫对溪山遣兴哦。
(1)、欸乃歌(ǎi nǎi gē):指棹歌。 宋陆游《寄周洪道参政》诗:“半生篷艇弄烟波,最爱三湘欸乃歌。”
4.(清)彭三益(二首):
之一
荻村苇路莽难分,崩岸惊涛客骇闻。
浪里千帆惟看影,滩边一雁自呼群。
黄尘古渡迷沙渚,白月横空入暮云。
借问芜蒌亭何处(1),不堪荒戍闭斜曛(2)。
(1)、芜蒌亭:在今饶阳县东北。传说刘秀从蓟逃出后,因天寒缺食,冯异曾在此献过豆粥。(2)、曛:落日的余光。
之二
烟树苍茫拂壮游,水边沙碛尽浮鸥。
几回野渡连云暗,展转层波带雨流。
隔岸呼冰怀旧迹(1),随风吹麦供干餱。
夕阳怅望缘何事,见说当年白帝秋(2)。
(1)、“隔岸”二句:是讲刘秀冰澌之渡和冯异献麦饭两件事。餱:干粮。(2)、白帝秋:未当皇帝时遇到的事。白帝:还未成为皇帝。秋:年月。
四、肥累春耕
1.(明)石玠:
当年人去仅荒城,故老犹传肥子名。
民屋相连三户近,土膏堪事一春耕。
断坡草色眠黄犊,曲路槐荫啭好音。
物理废兴非浩叹,汉宫秦殿亦溱(2)荆。
1、肥累:古族名,春秋时白狄的一支。初分布在今山西太原以东,部分在今藁城西南。周景王五十年(公元前530年),一部分并入晋国,另一部分北迁称“肥如”,在今河北卢龙西北。一说今山东肥城也是肥人居住之地。(2)、溱:暂借字。本为‘礻’和‘秦’之并在一起,电脑未见此字。
2.(明)张九经:
肥子城遐已作墟,于今春至许云居。
才过东野龙烟树,又拂西村拥草庐。
似鹤也来耕税亩(1),从龙还去瑞王裾(2)。
悠悠莫笑诚多事,为雨终今物望舒。
(1)、“似鹤”句:即使是闲云野鹤似的游子,到了这里,也会按“履亩而税”的国家新制,当起了农民。瑞王裾:指官服。(2)、“从龙”句:在庙堂做官的人,也会脱下官服,来这里种地。从龙:指跟随皇帝的人(大官)。
3.(清)赖于宣:
榆柳参差古废城,萧萧故垒尚存名。
茅檐漫自开荒径,稷黍犹堪事耦耕。
望里陌头鸣布谷(1),雨中村树听新莺。
三春作苦农桑计,莫教烟寒满地荆。
(1)、陌头:路旁。
4.(清)阎尧熙:
肥子何年国,传来肥累名。
沧桑随世变,人物趁时荣。
绿草犁边色,黄鹂犊背声。
年年春日里,履亩问农耕。
5.(清)周尚中:
肥子何年去此城,石楼敞拂晓风清。
栎阳故垒留行迹(1),塌口平畦纵暮耕。
芳草饮池闲卧犊,疏林窥柳静啼莺。
一犁春雨三犁望,听取东郊笑语盈。
(1)、栎阳:古县名,传说即今乐乡村所在地。(2)、塌口:即今塌子口。传说汉光武过河北至此。
6.(清)毛三光:
何处乘春堪醉醺,肥垒四望霭纷纷。
风翻恒岳半山雨,日射滹沱千层云。
郊外无天悬禘蝀,田间有地尽氤氲。
游人数过宜安问,尚见如龙挂夕曛。
(1)、禘蝀(didong):指虹。(2)、氤氲:
五、天台霁月
1.(明)石玠:
台古蟾明地一隅(3),上方境界自清虚。
高僧有悟归禅定,野叟随缘问佛书。
万象浮沉银阙里(4),诸天森寂桂宫余。
宜安只隔清流近,未得相从一卜居(5)。
(1)、天台:即天台寺,在县西清流村。(2)霁月:晴天的月夜。(3)蟾明:月光。(4)阙:宫殿》(5)、卜居:用占卜选择定居之地。
2.(明)张九经:
碧空云尽月常明,不似因秋月更清。
潋滟天中凝冷溢,
南楼兴发非无谓,
试向天台高处望,
(1)、南楼:古楼名,在湖北鄂城县南,也叫玩月楼。《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气佳境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蹬南楼。(2):牛渚诗狂: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其山角突出部分叫作采石矶。唐杜牧《樊川集.和州绝句》诗:“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诗狂:指杜牧。
3.(清)阎尧熙:
闻道清流境,村南梵刹开。
无能采月窟,何事说天台。
老佛成真幻,神仙莫浪猜。
劝人趋道义,书院读书来。
4.(清)周尚中:
中天飞刹倚城庐,帝子盈盈步境虚。
万里寒辉生典角,一泓秋水没阶除。
云移练影霄方静,月冷露华夜自如。
碧海遥空银汉渺,花宫深处赋闲居。
(1)、飞刹:高耸的佛塔。(2)帝子:皇帝子女的通称。(3)、阶除:台阶。
5.(清)毛三光:
桂花风起广寒开(1),海镜孤飞照古台(2)。
兔影婆莎对客舞,蟾光仿佛逼人来。
庾楼漫数武昌夜(3),李酒何须采石杯(4)。
偏是清秋别一况,十分园霁任徘徊。
(1)、广寒:月宫。(2)、海镜(兔影、蟾光):均为月亮的别称。(3)、庾楼:即前文的“南楼。庾亮在镇守武昌时,诸将佐乘秋夜前往,共登南楼。(庾)亮至,将起避。亮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致不浅。“便据胡床谈咏。其坦率多类此。(4)、李酒:传说李白游采石江中,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六、石阁(1)晴云
1.(明)石玠:
高阁崔嵬不计年,丹青剥落佛幢悬。
飞甍迎日长千尺(3),画栋栖云自一天。
断霭几年通岳气,轻阴时复接村烟。
迎郊禾黍清如玉,涵育应知此有权(4)。
(1)、石阁:在县南贾市庄。(2)、佛幢:佛经幢。(3)、甍(meng
2.(明)张九经:
日离海底上扶桑,翠阁孤高先宠光。
窗启锦桥飞万丈,瓦飘金粟灿万行。
黄鹂隔叶音偏好,燕子衔泥舞欲狂。
此景分明堪扩放,少陵虚自忆潇湘。
(1)、扶桑:神话中的树名,日出其下。(2)少陵:指杜甫。
3.(清)赖于宣:
凭陵杰阁蔼苍烟(1),旭日瞳胧影渐悬(2)。
风动云幡云槛绕,雨余涧草碧池连。
遥迎恒岳千峰秀,近接廉城一水旋。
野老多情勤曝献(3),升平自古戴尧天。
(1)、蔼苍烟:烟雾缭绕。(2)、瞳胧(tonglong
4.(清)阎尧熙:
放眼凌空阁,西风卷暮云。
关山看万里,鼙鼓忆三军(1)。
郡邑民无厉(2),朝廷政正勤。
会须舞干羽(3),遥望赓南薰(4)。
(1)、鼙鼓:古代军中用于指挥战争的鼓乐。(2)、无厉:没有疾苦。舞干羽:指发生战争。赓南薰:唐代皇宫中有南薰殿,绘开国功勋图像予以供奉。
5.(清)周尚中:
高阁嶒崚俯涧泉(1),东阳旭日翠含烟。
霏来沆瀣当窗尽(2),不断香飚拂槛连(3)。
秀引恒峰云叇叆(4),清分滹水锦回旋。
繁花细草皆春泽,鸟弄清晖散绿天。
(1)、嶒崚(cengling
6.(清)毛三光:
峻层石阁碍星躔(1),肇造疑经秦帝鞭(2)。
檐挂禘蝀朝截雨,窗横河汉晚生烟。
登临人欲倚红日,飞宿鸟还落碧天。
景色更当开霁好,朝晖散满紫云边。
(1)、躔(can):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2)、“肇造”句:建造石阁时,怀疑秦始皇出巡曾经过这里。肇造:创造
七、稻陂秋色
1.(明)石玠:
十里平畴蔼翠微(2),芃芃粳稻入秋肥(2)。
香生短穗鹦堪食,影接寒塘鹭自飞。
未许黍麰专美种(4),应教兰荇借余晖(5)。
江南闻说连千亩,怅望多时绿满衣。
(1)、陂:池塘或池塘的岸。(2)、翠微:青翠掩映的气色。(3)、芃芃(pengpeng):草木茂密丛杂的样子。粳稻:是不粘的一种稻。(4)、麰(mou):大麦。(5)、兰荇(xing):兰和荇均为植物名。荇即荇菜,一种水生植物。
2.(明)张九经:
南风细细送余薰,牧道塍畴两岸分。
远近一天翻碧浪,高低百顷卷黄云。
秋成准拟人家足,酒熟亲知稼穑勤。
日暮津头无客问,长吟一曲转多欣。
(1)、塍畴(chengchou):田地。
3.(清)阎尧熙:
四时无涸地,十里稲渠流。
碧水寒塘月,黄云白露秋。
丰年欣有望,农事颇忘忧。
车马香风路,非同玩物游。
(1)、涸地:干旱的土地。
4.(清)周尚中:
金秋冉冉静芬菲,一望宜安草色肥。
牧道粳香消暮暑,平林雁度漾清晖。
江村迥僻连云暗,野圃行吟带月归。
唐魏勤俭遗俗古,经时井里莫相违。
5.(清)毛三光:
春风剪剪夏风轻,几顷涟漪两岸粳。
才拂黄云迷蛱蝶(1),旋吹绿水起鷮鶄(2)。
沙头荡漾花无力,波面飘摇穗有声。
从此年丰何所事,陈诗还奏旧由庚(3)。
(1)、蛱蝶:蝴蝶的一种。(2)、鷮鶄:水鸟,即池露。(3)、由庚:《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
八、莲沼香风
1.(明)石玠:
莲沼吾乡旧有称,滹南遗老入诗评。
西园本与西城连,佳卉还凭佳士成。
半亩池塘明似镜,千茎荷叶翠如擎。
长夏几许南薰动,时有清芬散四楹。
(1)、莲沼:莲花池。(2)、南薰:南风。
2.(明)张九经:
西池斜对邑城开,将雨林梢互震雷。
暗昼不因飞鹭至,映空却为看花来。
一池翠盖倾还起,万朵红蕖乱欲堆。
脉脉倚风娇若笑,夕阳谁酌主人杯。
(1)、翠盖:荷叶。(2)、蕖:芙蕖,即荷花。
3.(清)阎尧熙:
数问西池景,遗诗读几章。
荒凉风雨恨,寂寞芰荷香。
石老名徒在,滹南迹已亡。
平生感慨意,空梦向河阳。
4.(清)周尚中:
荷香十里绽千茎,净植由来早擅名。
倒影临风矜独盻,半酣吸露漫纵横。
青翻曲沼邻双蒂,碧绕平湖散落英。
安得锦帆轻载稳,折来素手裛(1)芬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