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韵读律诗第二部分“ai”声韵
(2011-04-22 08:28: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宋诗韵读 |
宋诗韵读律诗第二部分“ai”声韵
穆修 鲁从事清晖阁(开、来、回、栽)
庾郎真好事, 溪阁斩新开。
水石精神出, 江山气色来。
疏烟分鹭立, 远霭见帆回。
公退资清兴, 闲吟倚槛裁。
【注释】(1)从事:官名。古人把州郡幕职官称为“从事”。(2)庾郎:以南北朝的著名诗人庾信作比。(3)斩新:全新,极新。(4)水石精神:指水石佳处。(5)气色:那种境界。(6)分鹭:白鹭分行而立。(7)公退:出自《诗经》“退食自公”,指处理完公务以后。清兴:高雅的兴味。资:助也。(8)倚槛裁:倚靠栏杆推敲诗句。裁:这里作修改讲。
范仲淹 野色⑴(台、开、来、回)
非烟也非雾, 幂幂映楼台⑵。
白鸟忽点破, 残阳还照开。
青随芳草歇, 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⑶? 登高醉始回。
【注释】(1)野色:非实指田野的景色,而是特指一种似光似岚的物体。(2)幂幂:恍恍惚惚。(3)山公:指晋朝山简。作者以山简自况,说他登山喝酒,归时醉眼模糊,见到这种景色。
晏殊 示张寺丞王校勘⑴(徊、杯、来、才)
元巳清明假未开⑵, 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⑶, 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⑷, 莫惜青钱万选才⑸。
【注释】(1)寺丞:即太常寺丞。掌宗庙祭祀之事。校勘:指崇文院校勘。掌图书著作之事。(2)元巳: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也叫上巳。后来专指三月初三。假未开:假日未到。(3)斑斑雨:指寒雨落花。(4)游梁赋客:借用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之典故以喻己。(5)青钱万选:出自《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比喻文章出众。
梅尧臣 和才叔岸古庙(开、摧、杯、哀)
树老垂缨乱⑴, 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⑵, 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⑶, 渔郎奠竹杯⑷。
欲传山鬼曲, 无奈楚词哀⑸。
【注释】(1)垂缨乱:枝叶下垂,杂乱不整。(2)偶人:泥胎塑像。踣(pó)跌倒。(3)尘座:积满尘土的神座。(4)竹杯:以竹为杯,旧时神庙以此卜吉凶。意指怀珓。(5)“欲传”二句:等于是说:“欲传古庙曲,无奈寸心哀。”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首。
文彦博 阅史有感(栽、来、才、媒)
缥轶青箱次第开, 慨然英气转难裁⑴。
莫言每事俱长往, 须有清风属后来⑵。
弹铗始知皆琐旅⑶, 枕戈方信是雄才⑷。
平生自信真非薄⑸, 只是休容鸩鸟媒⑹。
【注释】(1)“缥轶”二句:意谓揭开书箱,看到排列整齐的书卷,对那些慷慨英武的历史人物倒也难以论断。(2)清风:犹言高风。属(zhŭ):属望。(3)弹铗:战国时齐国食客冯谖。曾弹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以此比喻有求于人。铗:剑把。琐旅:即旅琐,本指旅居困顿,这里指寄人篱下的食客。(4)枕戈:以戈为枕,暗指晋名将刘琨。刘琨曾致书亲旧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5)“平生”句:素不妄自菲薄。(6)鸩鸟媒:指奸邪欺蒙。鸩鸟:有毒的鸟。
赵抃 次韵孔宪蓬莱阁⑴(哉、来、开、台)
山巅危构傍蓬莱⑵, 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 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⑶, 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 杭州东向亦楼台⑷。
【注释】(1)次韵:在别人成诗以后,也和一首,其所押之韵与原诗全同,叫做次韵。孔宪: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孔延之。宪是官场中对上级或同级的尊称。蓬莱阁:这里指越州(今浙江绍兴)的蓬莱阁。(2)危构:高耸的建筑物,疑指望海亭,此句是说蓬莱阁的位置。(3)水阁:指蓬莱阁,它建筑在鉴湖之滨。(4)坐上:用孔融“座上客常满”典故。(4)“忆我”两句:这是以蓬莱阁附近的望海亭和杭州望海楼并比所以叫“亦”。 原注有“杭有望海楼。”这是说自己去年曾在越州望海亭望海,杭州也同样有望海的条件。
欧阳修 黄溪夜泊⑴(回、哀、杯、来)
楚人自古登临恨⑵, 暂到愁肠已九回⑶。
万树苍烟三峡暗, 满川明月一猿哀⑷。
非乡况复惊残岁, 慰客偏宜把酒杯⑸。
行见江山且吟咏⑹, 不因迁谪岂能来⑺。
【注释】(1)黄溪:此诗本为《夷陵九咏》之一。黄溪疑在夷陵(今湖北宜昌)的黄牛峡附近。(2)“楚人”句:夷陵在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宋玉作《九辩》写自己的遭遇。第一段有“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语。(3)愁肠已九回:形容幽思之甚。(4)一猿哀:《水经注.江水》记当时渔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5)偏宜:最宜。(6)行见:且见。(7)迁谪:降职到远地。
李觏 哭十侄(开、催、来、颓)
到官六月寄书回⑴, 未病封题死后开⑵。
一命至卑人尽得⑶, 九泉何事独相催。
唯忧旅榇还乡远⑷, 况是亲丧继踵来⑸。
数世学文终若此, 可怜门户转隳颓⑹。
【注释】(1)到官:作官莅任。(2)寄信时还未得病,因为路途遥远,信寄到时却已经去世了。(3)“一命”句:意谓天对十侄何苦偏吝一命。至卑:最平凡。(4)旅榇(chèn):在外地停放的灵柩。榇:棺材。(5)继踵:接连。(6)转:反而。隳(huī)颓:衰落。
9、李之仪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黄九门人⑴ (来、开、雷、梅)
山谷老子久不见, 豫章诗人何许来⑵?
章江未觉清澈骨, 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⑶, 句律蛰户惊春雷⑷。
红炉劝坐且一醉, 为我更赋扬州梅。
【注释】(1):这是一首七言拗律诗,是写给黄庭坚的门人潘子真的。黄九:黄庭坚的行第。(2)豫章诗人:江西属古豫章郡,黄庭坚是江西修水人。此处点名豫章诗派。(3)现诸相:佛家语。用豫章诗人好用佛家典故的办法来恭维其文章的明晰。(4)蛰户惊春雷:谓其诗声调宏大惊人,犹如蛰雷。
冯山 山路梅花(开、来、吹、回)
传闻山下数株梅, 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 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 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 江南音信隔年回。
苏轼 有梅堂暴雨⑴(开、来、催、瑰)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⑵。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⑶, 千杖敲铿羯鼓催⑷。
唤起谪仙泉洒面⑸, 倒倾鲛室泻琼瑰⑹。
【注释】(1)有美堂:嘉佑二年(1057),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 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欧阳修曾为他作《有美堂记》(2)顽云:犹浓云。(3)潋滟(音敛艳):水波相连貌。凸:高出。(4)敲铿: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5)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6)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
苏辙 游西湖(回、猜、杯、来)
闭门不出十年久,
行过闾阎争问讯⑴,
可怜举目非吾党,
归去无言掩屏卧,
【注释】(1)闾阎:里巷。
黄庭坚 题胡逸老致虚庵 (灾、胎、来、台)
藏书万卷可教子, 遗金满籯常作灾⑴。
能与贫人共年谷, 必有明月生蚌胎⑵。
山随宴坐图画出, 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 更将何物污灵台⑶?
【注释】(1)“藏书”二句: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所以当地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两句的意思是:家有万卷藏书,可以用来教育后代成器;而只为后代留下满籯金银,则往往会给他们招来灾祸。(2)“能与”二句:两句的意思是:能够乐善好施,树立起良好的风范,一定会有好的传人。《东观汉记》载,梁商遇到灾年,就令仆人赶着牛车,把米盐菜钱送给饥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又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写信给韦端,称赞他的两个儿子道:“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意谓胡逸老必定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明月:明珠。(3)灵台: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的那两首著名的偈语。
陈与义 雨中再赋海山楼(开、来、哀、台)
百尺阑干横海立, 一生襟抱与山开⑴。
岸边天影随潮入, 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 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 非复当年单父台⑵。
【注释】(1)“百尺”二句:高耸的楼阁与辽阔的大海相对相映,自己宏大的抱负也如高山一样展示在天地之间。(2)单父台:即宓子践琴台,在今山西省单县。杜甫有诗赞颂唐玄宗盛世景象,而今却是天壤之别。
陈与义 渡江(哀、来、开、哉)
江南非不好, 楚客自生哀⑴。
摇檝天平渡⑵, 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⑶, 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 方隅亦壮哉⑷!
【注释】(1)楚客:作者自指。作者虽是洛阳人,因避乱曾辗转于襄汉湖湘等地。(2)檝:同楫,船桨。(3)雨余:天雨初晴。吴岫:即吴山。(4)“虽异”二句:江南地带,虽然险固不同于中原,只要上下同心,复兴也大有希望。方隅:边疆四隘。
朱槹⑴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⑵(回、来、杯、台)
落日解衣无一事, 移床临水已三回⑶。
斗沉北岭鱼方乐⑷, 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 浅红木末劝持杯⑸。
明明独对苍华影⑹, 莫上睢阳万死台⑺。
【注释】(1)朱槹: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叔父,少有才气,不肯随俗俯仰。(2)简斋:陈与义的号。(3)三回:三次。(4)斗沉:星斗渐渐沉落。表示时间很久。(5)“疏翠”二句:庭院无人,只能和院里的几棵绿树说话;想喝几杯清酒,也只有那些花木持杯相劝。言自得其乐。木末:树梢。(6)苍华:据《黄庭经》:发神为苍华。字太元。头发颁白,亦称苍华。(7)睢阳: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南。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张巡每誓师,嚼齿穿龈。援乏城陷,二人皆不屈死。
陆游 泊公安县(回、来、开、哀)
秦关蜀道何辽哉! 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 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 沙渚露下苹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 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释】(1)何辽哉:何等辽远那。(2)心折:伤怀、伤感之意。
杨万里 春情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堆、回、来、杯)
故园今日海棠开, 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 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 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 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释】(1)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积秀。(2)社:社日,古人祭祀社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3)无那:无奈。
张鎡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台、开、杯、来)
四面围疏竹, 中间着小台⑴。
有时将客到, 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 招携码碯杯。
昏鸦归欲尽, 数个入诗来⑵。
【注释】(1)小台:即小楼。(2)“昏鸦”二句:这时欣然命笔,不觉有几点寒鸦,居然飞进了诗句。
张鎡 竹轩书兴(栽、来、摧、梅)
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⑴。
暑天倦卧星穿透,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释】(1)当轩静坐,竹稍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声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篆烟:即烟篆,言缕缕香烟像篆字。
张道洽 梅花(开、媒、回、来)
行尽荒林一径苔, 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⑴, 欲嫁东风耻自媒⑵。
无主野桥随月管, 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 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释】(1)南雪羞相并:山南之雪易于熔化,寒梅之花却不易凋谢。(2)东风耻自媒:不像桃花那样,自嫁阳春,随东风花开花落。
柴望 江心寺⑴(莱、苔、来、回)
寺北金焦彻夜开, 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 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 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⑵, 输入高僧入定回。
【注释】(1)江心寺:位于今温州瓯江江心的小岛上。金兵南犯,宋高宗由临安南奔,行宫就设在江心寺里。(2)“中流”二句:滚滚瓯江浸沉过多少英雄的眼泪,国事已无可挽回;山上的寺僧,只能在入定之后,增加些难忘的哀思罢了。
汪元量 潼关⑴(来、杯、台、哀)
蔽日乌云拨不开, 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 黄叶邮亭酒一杯⑵。
事去空垂悲国泪, 愁来莫上望乡台⑶。
桃林塞外秋风起, 大漠天寒鬼哭哀。
【注释】(1)潼关:古称桃林之塞。(2)邮亭:古时的驿馆。(3)望乡台:汉成帝时,边兵被迫离境,筑台望乡,后成为旅客思念家乡的常用典故。
谢翺 西台哭所思⑴(台、回、才、哀)
残年哭知己, 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⑵, 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 后土不怜才⑶。
未老山中客, 唯应赋八哀⑷。
【注释】(1)西台:浙江桐庐县富春江岸,有东台、西台,俱传为严光垂钓的钓台。哭所思:诗人曾追随文天祥起兵抗元,文天祥在大都就义后,谢翺隐居南方,每逢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谢翺就找个隐蔽的地方哭祭。(2)吴江:指富春江,因三国时属吴地,故称为吴江。(3)后土:本指大地,这里是“皇天后土”的偏举,实指天地而言。(4)八哀:即杜甫在夔府所作的《八哀》诗,内容为哀悼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