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出问题?
(2016-12-17 21:21:10)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 即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要使学生认识深入,就要让学生多疑多问。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
(一)
初期不难发现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不敢质疑,问题意识不强,在自学质疑课结束中收不到问题条。分析原因学生受传统课堂的影响,课堂不能给与孩子充足的思考时间,缚了学生“疑”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不敢大胆向教师质疑,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的意图而挨老师批评、指责,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不成问题而遭同学的取笑,即对质疑有心理负担。怎样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敢于质疑呢?
1.多鼓励提出问题的孩子。在实施初期我们学校印制了问题条并在阳光微课平台上专门设置了问答区。老师鼓励孩子尽可能多的把自己在自学质疑阶段真正不会的地方或者是知识点含糊不清的地方记录下来。在开始为了激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进行加分量化,如每提出一个问题加一分,在阳光微课平台上也设置了问答排行榜,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大胆质疑”,不怕说错,只怕不说;不怕动,只怕不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多开展质疑能力竞赛。经常性地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对于同一个题目或内容通过“比一比,谁的问题好又多”,来评定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成绩,学生就会在激烈的竞赛氛围中“忘乎所以",消除各种心理负担,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要想学生提出有深度、有独特见解的问题,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进而达到自然而然的质疑过程。下面拿语文课为例,说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1.激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能提出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还要激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除了奖励问题的数量外还要激励问题的质量。因此老师甄选学生问题,选择更有价值,把被采纳的问题和采纳问题的名字用多媒体展示,并进行加分鼓励,提出问题加一分,如果问题被采纳则加五分,这样让学生自我效能感加强,大大提高了问题的质量。
2.把问题还原给学生,让学生释疑。学生从无疑到有疑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循环中提高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在掌握质疑方法、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而这也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着眼点和归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