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里风流街上的小吃

(2011-04-19 20:10:57)
标签:

杂谈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凌云县朝里乡都会举办歌圩,又名“风流街”。逛了几年的风流街,就这次拍了些小吃。这些小吃会不会让人走回过去呢?

    http://s5/middle/63a0b917ga144741792a4&690

    风流街开街啰!

 

    http://s4/middle/63a0b917ga14477bed403&690

    去赶歌圩那天很热,吃一片酸酸很解渴哦,对于酸,凌云做得一点不比靖西差,不过靖西乖过,懂得炒作。凌云县城法院那条街有家做酸很出名,很多人老远赶来买。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可惜,凌云的酸走不出县门。

 

    http://s8/middle/63a0b917ga144864942d7&690

    曾经听过网络上的一首歌叫什么平果卷粉很好吃的,其实凌云的卷粉也很好吃。希望凌云的歌手耗子也能写一首叫凌云的卷粉很好吃,红透网络才行。

 

    http://s8/middle/63a0b917ga1448ef22e77&690

    这叫“龙凤”,好听吧?“龙凤”也是凌云一种民间传统小吃,每年杀年猪的时候,大多数人家都会做龙凤、做风肠。这是猪肠龙凤,也有用狗肠做的。关于狗肠龙凤,在凌云有一个让人笑得喷饭的故事。有空我再摆摆,呵呵

 

    http://s15/middle/63a0b917ga1449b8e5e7e&690

    这叫油团。好像是用糯米打成粉后做的。具体做法我不太清楚,不过小时候得吃很多。那时候的学校大门前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中年妇女,扎个小凳子现炸现卖。记忆中很好吃,不过长大后就不再吃了,因为吃油炸的太多会长豆豆。

 

    http://s16/middle/63a0b917ga144a77ef46f&690

    这个汉名叫什么我就不懂了,壮名很好听,叫提些。呵呵,也是油炸食品。小时候吃多,长大后就不敢多吃了,原因和上面一样,怕长豆豆。

 

 

    http://s9/middle/63a0b917ga144b48886f8&690

    这是油炸粽子。就是先用糯米做成粽子煮熟后才剥开用油炸,又香又筋。不过咧,我还是不敢吃,怕那个,嘻

 

 

    http://s5/middle/63a0b917ga144bf1507b4&690

    这位大姐准备装袋的这个叫糖豆。说起朝里风流街的糖豆,凌云极少没人不知道的。民国以前,朝里歌圩上的糖豆是用来“撩娋”的。赶歌圩时,年轻小伙在人山人海里溜达,看到自己中意的姑娘就朝她身上撒糖豆,姑娘如果也中意这个小伙子,她就转过身来,朝小伙娇羞一笑,或是把背在背上的斗笠反过来背,那这小伙子就可以跟着这姑娘边对歌对往人静处谈情说爱去了。糖豆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充当媒人的作用。那时候,如果哪个小伙子手里没有几把糖豆,那么,哪里凉快你就蹲哪里去吧,这个风流街你是白赶了。

   

    还有一种凌云特有的民间传统小吃,叫马奀艮。是用木薯粉捏成动物或历史英雄人物的模样,着色后用油煎。在手巧的人手里,马奀艮往往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小时候,住在我隔壁的舅婆一家就是做马奀艮卖的。舅婆做的马奀艮好看又好吃,不过,我们难道吃得到,因为穷,没钱买。只有吞口水的份。这次去朝里,我想拍几张马奀艮,可惜的是,去到后,那小吃被人买得差不多了,没拍上。以后再补上来给大伙们瞧瞧。

    http://s16/middle/63a0b917ga159790c9faf&690

    这就是传说中的马奀艮,记忆中,舅婆做的马奀艮比这精致多了,那时候得到一个马奀艮都要把玩几天,实在馋得忍不住了,才小心翼翼地吃掉耳朵,再吃掉尾巴,然后是脚,身子,最后才到头。与其说,它是食物,不如说它是玩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