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细节描写、抑扬

(2015-05-25 07:40:11)
标签:

教育

教学

分类: 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细节描写、抑扬

1、 理解细节描写、抑扬等手法

2、 懂得细节描写、抑扬等手法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通过高考题见识描写、抑扬等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考查的题型

见识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于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理解细节的概念

细节指细微的动作或细小的情节,人们一般不在意,但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抒发情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张籍《秋思》中“行人临发又开封”就是动作细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娃。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棋子”就是细节。

课堂作业

02黄冈三模拟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棚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农民社日的喜悦的?

这首诗通过“家家扶得醉人归”,“酒喝醉得不能走路”这样的细节表现农民的喜悦之情感。

见识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题。
                                           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6分)

认识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诸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课堂练习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舜帝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㈠前六句表现了桐树的怎样的特点?

㈡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㈠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是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㈡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的疾苦而献身。

见识高考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写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是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刻画了少妇由乐观而后悔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认识抑扬手法

抑扬:是诗文写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时,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或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点加以表扬。抑扬手法往往能使行文反差强烈、出人意料,于反差中产生盎然的情趣,于曲折中增添隽永的意味。

欲扬先抑法。如叶绍翁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面遗憾,后面高兴,情绪在先抑后扬的落差中跌宕,春色在由喜转忧再由忧转喜的变换中更加美丽。

欲抑先扬法。则情况正好相反。

课后练习

1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本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借“饮清露”、居高不借秋风声亦自远之蝉,道出了其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2、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株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驿:驿站,古时候供递送官府公文的公差和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1.同是写梅,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陆词用的是        范词运用的是       方法。

   2.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             形象。

   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陆词抒写梅花的             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        品格。 

    1.拟人比喻

   2.偏僻、凄苦,寂寞;清冷、萧疏, “脉脉”

   3.高洁刚强孤寂幽独

3、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 (4分)

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彭湃,不能自已,拨断了琴弦。) 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任两点各满分,意思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