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言泊远先生给自己博文的题诗作记

(2023-08-26 08:52:19)

        转载言泊远先生给自己博文的题诗作记

2023823  农历七月初八  星期三  处暑)

【转载按语】:自5月份以来,做博十分不顺。因我做博的技艺很差,不会调整。致使做博不能进行下去。经孩子提议,并示范,让我在“今日头条”写文字。从6月下旬开始在做“今日头条”。7月初,博客又恢复简易形式,可以做博了。因做博比较熟悉,有不少好友嘉宾,于是,又重新做博了。在这段时间,我尊敬和钦佩的老乡友、老博友言泊远先生继续为我的博文进行题诗作记。从5月到8月,言先生3次为我的博文题诗作记。这是言先生第26次、27次、28次为我的博文题诗作记、十分感动和感谢。这些题诗作记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再赘述。现依惯例,除收藏外,特作转载。以飨访友,以表感谢,以作纪念。为了让来访的好友嘉宾集中阅览这些题诗做记,领略言先生的诗词风采,现将这3次题诗作记一块转载。因不能直接转载,故先复制原文,再以本人的博文形式发布。

(二十六)题博友老乡孙思信七律四首(王羲之故居等)

                                                 (2023-05-05 21:07:59)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题乡友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29)——山东书圣王羲之故居》

回廊画壁刻前缘,普照夕阳佛寺檐。

一苑繁花拥古柳,半池浓墨泛微澜。

南迁未损儒根惠,族望能增书圣贤。

袅袅钟声鸣胜处,桥祠月殿客留连。

其二:

七律·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38)——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海右争夸历下亭,重檐翘角柳拂风。

一湖媚影摇荷粉,五色长廊品浪滢。

联撰高洁名士墨,弦弹优雅倩娥筝。

推杯子美吟余韵,千载犹闻澎湃声。

注释:

子美:杜甫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路经济南,适逢杜甫的忘年交北海太守李邕至济,在此亭宴请杜甫及济南名士。杜甫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其三:

七律·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43)——济南商河古杏林》

明媚韶光满杏林,争芳万树竞缤纷。

一园花艳二千岁,百种姿酲十万人。

仙子婀娜扬袂舞,儿童烂漫盼蝶亲。

迎节箫鼓农家乐,屏赏情生四海春。

注释:

杏林:指商河古杏林,位于济南商河洼李村。古杏林有300多亩,最老的树龄300多年。

二千岁:传说汉朝时,因黄河决口,时任河堤都尉许商在商河治水,需要大量的木材,但因洪水泛滥,树木所剩无几。村中有一位李姓人家,把自家的杏林全部砍伐,以供治水之用。水灾消除后,许商号召百姓前来义务植树,以答谢他的无私奉献。于是李姓人家的杏园附近种植了大量的杏树,也在当地形成了种杏树的传统,最终造就了现在的洼李古杏林。

    迎节:商河县近年来都会在这里开展大型杏花节活动。大搞旅游开发。最高纪录一周接待近10万人。疫情期间,杏花节改到线上“云赏花”,累计观看人数达140余万。

其四:

七律·题云门山寿字(折腰体)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34)新年春节到“福”“寿”送给您。》

步入峰巅百丈门,凌空寿字即惊魂。

殷红染透南山色,缟素迷蒙北岭云。

寸高六尺霞光灿,斧重七情岁月深。

海岱风华亭外望,纷纷醒悟个中人。

注释:

    寸高:云门山寿字刻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衡王朱祷60寿辰,衡王府内掌司周全取“寿比南山”之义,书写了这个“寿”字,又按原尺寸大小刻到云门山上。通高7.5米,宽 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达2.23米。所以,有“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

(二十七)题博友老乡孙思信七绝八首(北方行等)

                                               (2023-06-08 06:35:06)

(中华新韵)

其一: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大北方游览记录(开头的话*总第1篇)》

万卷诗书万里程,匆匆白发赋前行。
炎黄千古耕耘地,跋涉吟歌缱绻情。

其二:

七绝.博友老乡孙思信《七月七,牛郎织女——千佛山相亲大会留影》

千佛山上有俗缘,玉女金童向月蟾。

济济游人含笑靥,观音牵线欲攀谈。

其三: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6月天,江南水乡古镇行(四、秦淮河思古 黄浦江览今)》

贡院江南瑞气生,庙盈儒雅慰先生。
秦淮河畔千秋迹,王谢堂前紫燕萦。

其四: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6月天,江南水乡古镇行(三、乌镇和西塘)》

古巷石桥鱼米乡,船行乌镇到西塘。
书声朗朗依稀在,似伴涛鸣绕脊梁。

其五: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6月天,江南水乡古镇行(二、木渎和南浔)

绿水推舟棹影深,月桥杨柳恋伊人。
 
拱檐危脊迎游客,石磴凌波岁月门。

其六: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6月天,江南水乡古镇行 (一、苏州七里山塘)》

垂柳拥檐七里塘,碧波正渡巧舟航。

月桥时有惊鸿影,软语吴音韵味长。

其七:

题博友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31)——阿里山神木》

阿里山高古树荣,周公神桧碧天崇。

英姿自有炎黄概,翠满乾坤万里雄。

其八:

题博友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31)——泰山古树和阿里山神木》(黄帝手植柏)

黄陵古柏郁葱葱,绿伞承遮万里晴。

雨露灵山滋帝脉,五千岁月畅英风。

(二十八)题博友老乡孙思信七律三首(老舍纪念馆等)

 (2023-08-09 07:27:55)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济南老舍(故居)纪念馆

——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37)——济南老舍纪念馆(故居)》

兀自书香情满园,明窗还伴小围栏。

荷花缸育禅根老,纸扇风停楮墨闲。

四季奇文游子意,三厅雅趣寄心缘。

凝眸人望耕耘路,深邃似腾湖水澜。

其二:

七律·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45)——济南波罗峪知青村》

碎石路窄峪中村,标语依稀向日痕。

半世土屋什物老,一帘杏雨百花新。

涩咸汗水浇情志,慷慨胸襟忍泪人。

广阔田原今尚在,倩谁修剪旧桃林。

其三:

七律·题博友老乡孙思信《在家防疫忆旧游(48)——济南百花洲老街区》

百花洲里柳丝旋,曲水清泠婉转弦。

黛瓦亲和云外月,霓裳映美水中天。

频摇灯影三千景,细数商街八百摊。

攘攘熙熙唐汉路,物华融汇九州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