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尼姑上佛山佛山佛意更完满(附照片)——千佛山罗汉、尼姑雕像大观简记
(2023-08-17 14:45:20)罗汉尼姑上佛山
——千佛山罗汉、尼姑雕像大观简记
(2023年7月16日
孙思信
千佛山因隋开皇年间(581年一600年),随山势崖壁雕刻了数千佛像,历史悠久;又因这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而声名远播。并在中华佛教界占有一定位置。
为了扩大千佛山的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92年在千佛山北麓,利用防空洞兴建了万佛洞。集我国“莫高”、“龙门”、“麦积”、“云岗”著名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 1996年,在千佛山上山主道两侧设立了佛主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在万佛洞路树立了十位尼姑石雕像和在老山门建造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侧身石卧像。1999年又在千佛山东麓建造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江北第一大佛”大肚弥勒佛。2008年用24万张24K金箔把佛像全身贴金,金光闪闪。另外,还在南门里崖壁上雕刻了释迦摩尼、药师、弥陀的大型雕像和千尊小佛像。所有这些新的佛家形象的设立,大大扩充、加深了千佛山的外延和内涵;大大增加了千佛山的知名度和向往力。
在这些新增加的佛家形象中,形态各异、表情不一,蹲坐主道的十八罗汉和站立主路的慈眉善目、满面温和的十位尼姑给人印象十分深刻。通过观览,人们可以发现,千佛山名气很大,但主要形象都是“僧”的尊容。实际上,佛家家族成员很多。大家常说到的、主要的就有“罗汉”和“尼姑”。缺少了这两家,人们总觉得千佛山“佛意”不完满、不充实。现在,新修造的佛家人物中,增添了“罗汉”和“尼姑”。游览、观赏千佛山的人们说,“罗汉、尼姑上佛山 佛山佛意更完满”。
近日,到千佛山观览,拍照新修的佛家形象以作纪念。有此感受,简记之。
【附】。十八罗汉名字,——(1)宾度罗跋罗阇(2)迦诺迦伐跟蹉、(3)迦诺跋厘堕阇、(4)苏频陀、(5)诺矩罗、(6)跋陀罗、(7)迦哩迦、(8) 伐诺罗弗多罗、(9)戌博迦、(10)半托迦、(11)罗怙罗、(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迦、(17)嘎沙鸦巴、(18)纳答密答喇。
【附照片】。(共30张)。
一、上山主道两边的十八罗汉。(19张。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