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2022-10-29 08:22:06)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20221029  农历十月初五  星期六)

注。自2020年初全民防疫以来,自己不能为防疫出力了,就坚决响应号召,在家防疫。不觉已两年多了。这两年不能外出观览,心中闷闷。怎么办?那就翻阅以前的游览记录,再看以前的旅游照片吧。——还别说,还真有新的收获。发现了一些久未见面的文字和照片。眼前重现了那些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心中又翻腾起了“那时”游览的惊喜和快乐。遂决定,把这些尚未面世的游览文字和照片选取一些,发到新浪博客上。以慰自己、以飨博友。今天,发布—— “沈阳的故宫和帅府”。

2004810日,在沈阳停留期间,参观游览了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因时间限制,这两处地方只能观其大貌,附录的较具体、较详细的介绍取自有关资料。虽观览匆忙,但能亲临目睹,留下深刻印象,收获很大。

沈阳故宫。清朝初期入关前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居住、办公的皇宫殿。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 留都宫殿”。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都作为驻跸所在。总体看,故宫的勤政殿最为显著,为最高办公场所。该殿前有八大王亭,这是历代皇家宫院所没有的,彰显了清初的中央政治管理体制。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各建筑均宫殿式,飞檐走兽,但规模、气势较小,颜色也较暗。故宫门外是清代一条街。1981年,正式定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通过观览和介绍,我们得知,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鹿角椅等。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展览采用世界先进陈形形式,充分运用现代设备和陈列手段,同时又保持皇宫的古朴风貌,使您仿佛步入艺术圣殿。 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71日,作为明清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氏帅府”大观,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院落极大,围墙厚重。主楼稳妥、宏大、气派。设备装饰齐全、高档、豪华。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色古香意味。大门外,有商店、有银行。院墙东门外,有一座小巧、精致的小楼,为后来成为张学良夫人的赵一荻——赵四小姐的专门住所。

张氏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9月。 民国五年(1916)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

张氏帅府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张氏帅府是研究中国建筑艺术与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

张氏帅府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20世纪后期,“张氏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1996年,国务院以“张学良旧居”称谓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称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张氏帅府如今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附录】。“张氏帅府”主要建筑简介。(摘自有关资料,本人有整理)。

张氏帅府坐北朝南呈“目”字型。正门南侧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鸿禧"大字的汉白玉板镶嵌在影壁正中,正问两侧各立着一对抱鼓石狮和上马石。民国时期,四合院朱漆大门彩绘着秦琼敬德两位门神画像,内侧门楣上方悬挂着“护国治家”的大字牌匾。一进院东厢房为内账房,西厢房为承启处;东耳房是厨房,西耳房为库房;东西门房分别为电话室、传达室和卫兵室。通往二进院的大门是一座雕刻镂花的门楼,称垂花仪门。

一进院正房中间为堂屋,三进院是内宅。二三进院间有侧门回廊相连,并有角门通往东院帅府花园和大小青楼。三进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又有东北辽南民俗风格。门廊柱的油饰彩绘独具特色,窗下墙身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间习俗的珍贵艺术资料。东院由大、小青楼和帅府花园等组成。张氏帅府花园建有假山、花坛、雨路、亭台水檄、荷池和隧道。张氏帅府东北角建有关帝庙。西院的七座红楼建筑群,是民国十九年(1930)由张学良规划并筑好地基,"·一八"事变后建成的。此外,在张氏帅府院外的东部和南部,还有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和帅府办事处(俗称“帅府舞厅”)等建筑。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民国七年(1918)到民国十一年(1922),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小青楼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由于地处张氏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民国七年(1918)。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整座楼体呈凹字形,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分布在小青楼的28幅雀替木雕,多以梅花、柳枝、兰花为主,风格各异。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小青楼最为考究的是,它的每个门窗的上面均采用镇石砖雕装饰,这些镇石砖雕以花、鸟图案为主。民国十七年(1928)6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在这里走完了一生。自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张氏帅府被日本人占领后,小青楼的使用屡经变迁。1990年小青楼正式划归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经过重新修缮,于2001年对外开放。

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位于张氏帅府大院的东墙外,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民国十七年(1928)到民国十九年(1930)间,张学良将军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赵一荻故居独立成院。整幢小楼装饰很好,这里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特色。其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

200110月,“赵四小姐楼”进行全面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内设会客厅、舞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等多个房间的复原陈列,真实再现了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共同生活的真实场景。赵一荻故居不但是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当代冰霜爱情”的历史见证,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照片】。(共18张)。

一、20048月。沈阳故宫(11张)。

08508608703050880890910920299094095)。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二、20048月。张氏帅府(7张)。

078079080081082084083)。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27)——沈阳的故宫和帅府。(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