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2022-07-18 09:36:00)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2022年718  农历二十  星期

注。自2020年初全民防疫以来,自己不能为防疫出力了,就坚决响应号召,在家防疫。不觉已两年多了。这两年不能外出观览,心中闷闷。怎么办?那就翻阅以前的游览记录,再看以前的旅游照片吧。——还别说,还真有新的收获。发现了一些久未见面的文字和照片。眼前重现了那些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心中又翻腾起了“那时”游览的惊喜和快乐。遂决定,把这些尚未面世的游览文字和照片选取一些,发到新浪博客上。以慰自己、以飨博友。今天,发布——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

 

史载,1127年6月12日,宋朝都城开封被金人攻占,并掠走徽、钦二帝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南逃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后高宗继续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南宋未能收复失地,与金国长期军事对峙。期间刺激了南宋经济、手工业、航运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发展。市政建设和文化事业大大兴盛起来。宋朝的,特别是老都城开封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情,也得以在杭州落脚、传承和发展。

为了传承和再现南宋时期对(北)宋朝传统文化和民风民情,杭州之江旅游区内建立大型主题公园——宋城,1996年5月18日开放引起了市民和游客的广泛注意。

宋城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理念,仿宋代风格建造主体建筑依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并按照宋书《营造法式》建造,还原再现了宋朝风情风貌。是杭州市第一个反映宋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其间,七十二行老作坊——年糕坊、大宋古法榨油坊、酒坊民俗表演——布袋偶戏、提线木偶、空中戏羊猴、皮影戏、市井杂技、命悬一线寺庙佛窟仙山佛窟、观音殿、月老祠、财神庙王员外家小姐彩楼抛绣球招婿等,都极形象、极逼真。宋城,——可与开封“清明上河园”相比美,也是宋朝都市文化和民情民貌的“展览馆”。极具文化、参观和游览价值。

宋城,不仅比美开封“清明上河园”,更是利用现代科技展现中华文化的鲜明景地。其间,宋城千古情”、“ 清明上河图电影馆”, 更加具体、形象、鲜明、强烈,给人一种亲身感受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宋城千古情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宋城的灵魂,与拉斯维加斯的"O"秀、巴黎红磨坊并称"世界三大名秀"。用声、光、电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等呈现方式演绎了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经典故事 。

清明上河图电影馆

通过科技手段把《清明上河图》活化起来在近200平方米的幕布上,通过动态环境的组合,将繁忙的漕运、喧闹的街市、祥和的宅院以及昼夜的交替表现出来,展现了宋朝的都市风情 。

宋城这座杭州的“清明上河园”,名声越来越大。观览了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观览杭州的“宋城”,我相信,对两宋(宋朝)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情一定会有更广泛、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是为记。(选自2017年6月“江南水乡古镇行”)。

【附照片】。(共13张)。

一、标志图示。(2张。1、4)。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二、风情街。(7张。2、3、5、6、7、8、9)。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三、风情表演。——彩楼抛绣球、选佳婿。2张。10、11)。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四、宋城千古情演出。(2张。12、13)。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在家防疫忆旧游(14)——宋城,杭州的“清明上河园”。(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