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忽发少年痴 泰山极顶迎古稀(附照片)
这是10月6日晚,在完成“中路步行登泰山”和在“泰山极顶迎古稀”的心愿回家后,写下的纪念话语。
本人生长、生活、工作在离泰山约二百里的地方,且钟情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泰山自然成为我观览的“圣地”。数十年来,从不同路径(中路、西路、东路、桃花峪路)、采取不同方式(步行、索道、汽车等),登上泰山极顶十余次。但盘山公路、上山索道建成后,已有近30年没有再用纯步行方式登泰山了。2008年底退休离岗后,便想用步行,走中路(传统路线),——从岱宗坊到玉皇顶(极顶),再脚踏实地的、完完整整的登一次泰山。但因身心状况影响没有完成,心中一直念念不忘。
本人即将进入古稀。这几年,每到日期,家人和亲朋好友就想要聚会,好好的迎接和庆祝。但本人一直不同意这样做。去年,是去湘西张家界、凤凰城等地参观游览度过的。今年如何过?思来想去,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何不来个“步行登泰山,极顶迎古稀”?这可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对登泰山、迎古稀,家人、亲友都赞成;但反对纯用步行。老伴说自己是“老少痴”。主要是“年龄不饶人”和“身心还在康健中”。“老夫聊发少年狂”,我坚持步行,大家也只好试试看。并决定在国庆节孩子放假时进行。
虽然自己态度坚决,劲头十足,但也要重视现实问题。为此,也做了一些准备。
由孩子随行陪护;并决定用较长时间,不急不躁、慢说慢行,脚踏实地,劳累即止,上时步行、下时索道汽车的方式进行;带韦妮(外孙女、大三学生)一块参加。一是帮忙,二是让韦妮观览泰山风光,了解泰山文化,增加文史知识,体会登山感受,提高情感意志。
10月6日,步行登泰山、极顶迎古稀活动,按既定安排和方式进行。早6:30,孩子开车去泰安,8:30开始登山游览。经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天街、到达玉皇顶。在泰山极顶处表达胜利登顶和迎接古稀后,于15:00去南天门索道站准备下山。15:00从索道站排队购票,16:20下到中天门;再乘汽车,于16:30下到天外村,完成整个登山活动。共用8个小时。约晚7:00,返回家中。
本次登山,顺利、安全,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和意外。大家很高兴,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本人虽然体力消耗较大,吃东西打破常规,但身心没有出现异常或严重不适(两腿胀疼、麻木、打颤、瘸腿等)。韦妮也表现很好,勇敢攀登,不断交流,对泰山的历史人文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次登泰山都给我人生的力量;泰山的风光都开阔我的胸怀。今日以近古稀之年又站在泰山极顶,天高地阔,秋色壮美,不觉豪气又生。此时此刻,心中默念: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愿泰山的自然风光和社会人文给人们更多、更好的福惠。本人也要以泰山精神过好今后的老年生活。
(本文没有对泰山景象和历史人文做文字介绍。一是,报刊、影视、网络等介绍泰山的文字、图片很多,不需再说;二是,本次登山主要是表现“步行登泰山”和在“极顶迎古稀”。所以,只作简要说明和展示少量图片,以记念此事。另:本博前面2010年3月8日、4月18日有发的博文《泰山云海》和《退休之后到泰山》,有兴趣者,可看看。)。
【附一】:本次登山照片。(依登山观览顺序)。







【附二】:以前登泰山的照片。
【附三】:以前登泰山所写诗词。
以前每次登泰山后都要写点所谓诗词以作纪念。在写作本文后,我又翻看了以前写登泰山的诗词。现在,选择几首附录如下,以反映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不同方式下登泰山的表现和心境。
(注:1965年2月。时在宁阳一中高中学习。青年时期)。
首
1965、2、23
注:1965年2月16日,(阴历正月十五),赴泰安,首见并勇登泰山。观泰山雄伟壮丽,看祖国胜利前进,心潮激荡,提笔写下几句。
大墙通天,泰山也!
直插霄汉,雄镇东土,众山迎拱,万年根基。
峰回路转,秦松宋亭,南天观日,无可比拟。
首登泰山,飞上跨下,诸处俱观,不到一日!
望我中华,文明古国,金星照耀,一代崛起!
步伐雄壮,蒸蒸日上,跨河越涧,巨人矗立。
学习啊,为我中华,
努力啊,为我中华,
愿我中华,泰山与俱!
注:七七年恢复高考,我辈结束了10年回乡劳动,30多岁又成了大学生。疲惫的身躯得到休息;光明的前景又让人憧憬。我同组同学8人(都是六六届回乡劳动的高中生)决定毕业前夕(80、1毕业)从中路步行登、游一下泰山。好好看看泰山的雄伟壮丽、美好风光;体会体会登泰山的感受,为今后人生提供借鉴力量。登山过程,大家轻松愉快,边看边谈。较平坦处慢走、浏览,陡峭处快行、猛登,十分悠然、惬意。同学陈永太还触景生情,谈起了他和女友登泰山的故事。此次攀登、游览泰山收获巨大,回校后大家都有诗、词、文拿出。我除写作了“泰山云海”所谓长诗外,还又根据永太讲的他和女友登泰山的故事,写作了“蝶恋花*记永太与女友游泰山” 词一首。
蝶
——记永太与女友游泰山
注:永太为我同窗好友,我组同学登泰山时互谈往事。永太讲了他在1960年于内蒙古水利学校暑假返家——滕县探亲时与其女友×君游泰山的情况。以其所讲写文记此事送永太。永太见之,大乐。
云步桥下双影摇,
峰回路转,
携步话美好。
凝目共瞻飞流溅,
侧耳同听黄鹂叫。
勇上盘道志气豪,
几蹬几喘,
相砺志不挠。
南天看罢天街到,
极顶睿目相对笑。
(1997年10月.时在省自考办工作。壮老年时期)
第四首。退休之后到泰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