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10-10 10:01:25)
标签:

情感

分类: 我的碎语

这次国庆,回了趟家。此时农村正值农忙时节,大家都在为秋收和春种忙的天旋地转。那里不知道“黄金周”,也没有国庆节的概念,人们对节假日的认知仅仅是,那时孩子们都会放假回家,可以帮忙干干农活。

 

记得小时候,过忙也曾是欢庆沸腾的节日。人们一边沉醉于丰收的喜悦,一边享受劳动的快乐。那时的土地没有一丝的荒废,到处都是金灿灿和黄澄澄;那时没有轻便先进的收割机械,却有永远都消耗不尽的劳动力;那时的人儿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家你来我往,充满着欢声笑语,完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无不热闹祥和。看似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无欲无求的人们,却照出了当世的质朴和安定,还有人们实现自我劳动价值的那份踏实。

 

如今,当我再次踏上这片故土,依然清新的空气让人如沐春风,湛蓝的天空更是令人心动神往。然而,现实的冷漠,让这些变得不再怡人,唯有阵阵寒意。泛黄的田野上只剩下零星的庄稼,大片的空地,杂草丛生,荒芜狼藉。各个田里“散落”着辛勤劳作的人们,苍老的面孔,萧瑟的背影,很吃力但也无可奈何。除了隆隆的打谷机声音,一切都变得沉寂,似乎大家都不愿提及这样的水深火热。而很多人聚在一起相互耕种收割的时代也是一去不复返,劳动力的缺失和不均衡更是催生了大家各自为战的情形,有能力多种多得,没能力只能少种少得。幸好,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还算实用,否则真没有能力再种地。

 

社会的强势发展颠覆了太多传统,带来的变化也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居民住楼从地拔起,各家家用电器越来越齐整,交通道路的改善也尽收眼底……可无法回避的是,这些造就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越来越多的欲望,也造就了那些冷漠和世态炎凉。

 

村落里,几乎看不到年轻的面孔,唯有是老人和孩子。这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因为那比呆在家里种地更能挣钱,而且都认为比种地更轻松,还能免去家里大小事务的繁琐。他们都把小孩留在家里让父母照管,当然老人们也不会闲着,除了照看孙子外,也尽力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多少种些庄稼,至少能维持自己的吃,因此也不难理解大片农田的萧条苍凉。我是心疼老人的,他们不可能有含饴弄孙的清闲,有的仅仅是活到老,辛劳到老。其实这很无奈,很现实的是他们的孩子想着盖楼,孙子也得要钱上学,若不趁着年轻出去闯闯,拿什么负担这些。

 

我时常想,我的父辈们,作为最生不逢时的一代,也许一开始就错了人生定位。他们认为还会像前辈那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后,一辈子为稻粮谋,小来供养儿女,老来晚霞对照。可现实是这代人的子女需要读更多的书,求得更多的知识,况且那时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的说法,越是往高层读,学费就越高。很多家庭人到中年时开始入不敷出,于是这代人在中年时才迫不得已的外出打工。当他们硬着头皮送孩子上完大学,本以为可享享清福时,却发现孩子的生活才刚开始,而自己的付出似乎还远远没有结束。

 

我们这代人似乎更难。早早放弃学业的这部分人目前看来还算个不错,他们经过近年的不断打拼,大都学到一技之长,至少打工能挣到钱,慢慢的,在家里的帮助下盖栋小楼,然后娶个老婆,也能很好的生活了。而正读书的和已经毕业走出去的这些,又能怎样呢?贪婪的社会,残酷不仁的变态竞争,高耸不倒的房价,现实世故的女孩……到头来,面对现实,需要做的似乎更多。现实不是言情剧,没有那么机缘巧合,没有那么多温馨浪漫,也没有那么多和谐美满,有的只是在你怀揣理想时泼你一瓢冷水,让你步履蹒跚。我们深知肩挑的责任和成家的艰辛与不易,也能在多数时候保持精神的乐观,至少从未放弃这样的信念—我们能有美好的生活。或许,当们我们开始寻求紧紧抓住这个信念时,却发现那样的乐观是不是太脆弱了。我时常问,苍茫大地,哪里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总不是在父母绞尽脑供完上学后,又回到那片故土吧。那样,会被贻笑大方的。或许,我们只是芸芸里的一颗浮萍,终将淹没在滚滚红尘中,任凭凋零。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社会赋予每代人的或许不只是压力,还有罪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