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2014-05-11 12:42:12)
标签: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

青年画家曹雪芹

青山绿水古今同

汇丰佳艺刘培明

分类: 张益滔主持新闻活动
 北京的风筝种类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得说“扎燕”,这是因为燕子每到春天要飞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有报喜之意。所以,以燕子为题制作风筝体现了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吉祥心愿。而提到扎燕,要数以制作扎燕著称的曹雪芹风筝,后人称为“曹氏风筝”。在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有个曹氏风筝工艺坊,风筝大师们和18名技师正在这里赶制新年风筝和参加明年开春风筝大赛的作品。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王景振、吴同泰、张景刚、陈寿恒四位老人,今年都七八十岁了,有的住东城,有的住海淀,是曹氏风筝众人传承第四代在世传人,他们虽然年龄已高,行走不便,眼睛已花,但每周的一、三、五都来到这里传授和亲手制作风筝,为的是让曹氏风筝传承下去。吴同泰老先生说,曹氏风筝的创始人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他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详细介绍了43种不同的风筝造型在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等方面的诀窍,即“扎、糊、绘、放”四大工艺。经过不断的整理和发掘,目前李家坟村曹氏风筝工艺坊已经成功复原了古籍记载中的14种风筝造型技法,并在着手研究第15种。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走进村里的风筝展示室,可以看到四米高的“燕王”、瘦小的“沙燕”、展翅的“雄鹰”、灯泡眼的“金鱼”、组合风筝的“北京精神”……从纸质的到丝绸的,各种风筝一应俱全。据大师们讲,沙燕风筝造型是曹雪芹的独创,在曹氏风筝之前,中国没有沙燕风筝这名字,这是曹雪芹根据南北派风筝的特点设计的。北方多烈风,南方多柔风。蝴蝶、蜻蜓属于软翅适合在南方放,北方适合放硬翅,将南北方结合起来才创造了这种上面是硬翅下面是软翅的沙燕风筝。

  选竹、劈竹、烤竹、扎架子、绘图案……做风筝是个细致活儿。现在村里正发展风筝民俗特色户,打算每家分别制作不同的工艺,然后整体糊装成品,形成产业发展。

  曹氏风筝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诗情画意的歌诀更是京味儿浓郁,直至目前,仍有20多种制作技法需要挖掘和研究。这几位大师已年逾古稀,精致风筝传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吴同泰与曹雪芹风筝艺术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