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找到网友“甜快快”制作的解析《缠中说禅》理论的视频。因为觉得看书实在有点费解,还是看视频有人解说比较好懂一点。不过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不懂或不很理解的地方,估计接下来一周可能都在研究缠论了。
还是那句老话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专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今晚对缠论中的“级别”“中枢扩展”“背驰”及“第一类买点”似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知道理解的准不准确,求指点!
一、第一类买点定义
二、应用:
1、某级别下跌趋势,如下图所示,000848承德露露
30分钟K线(2013.10.14-10.29):
2、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跌破最后一个趋势中枢,并且出现背驰点D:
“用 MACD
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 A、B、C 段。显然,B 的中枢级别比 A、C 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
A、B、C 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A
段之前,一定是和 B 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 A
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归纳上述,用 MACD
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 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 A 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 B 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 MACD 的黄白线(也就是 DIFF
和 DEA)回拉到 0 轴附近。而 C
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 MACD 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 A 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摘自原文
3、在D点买入之后,需要在次一级的K线图中寻找背驰点,即5分钟K线图中:
缠论真是一本杰作呀,要结合走势图好好揣摩他的定理!明天再研究吧,早点休息了。
加载中,请稍候......